汤亚梅
【教学设想】
人教版四年級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故事单元,也是人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材中唯一一个童话单元。到了四年级,虽然学生阅读童话已经有了相应的储备,但有些阅读还只停留在故事情节的表面。《巨人的花园》是这个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也是王尔德创作的经典作品。作者唯美的文字、浓烈的幻想以及故事中淡淡的哀伤是如此打动人心。上完《巨人的花园》后,再引入巴金先生翻译的《自私的巨人》(童话原文)和学生一起共读,比较原文和课文的不同之处,探讨这些不同之处带来的新的阅读感受,学生就会对童话故事有更多的阅读视角和阅读体会。王尔德的个人特质和创作风格也会在这样的比较阅读中逐渐留在学生内心。
【教学目标】
1.重点阅读原文的两处情节,通过讨论“是巨人帮助了孩子”还是“孩子帮助了巨人”,初步理解王尔德童话中关于救赎与博爱的深刻内涵。
2.通过讨论故事结尾,感受童话故事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教学过程】
一、课内故事导入,比较赏读原文
1.导语:课内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已经读过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在这个故事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还记得故事中写花园的几处地方吗?(出示文中句子)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小结:花园的景色因为孩子们的存在而美丽,因为孩子们的离开而衰败。童话就是这么神奇,总是让我们感觉出人意料,仔细想想又会觉得在情理之中。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读读《巨人的花园》的原文——《自私的巨人》。原文是由巴金先生翻译的。比较课文,你发现原文与课文有哪些不同?(学生交流:题目、语言、情节、结尾……)这些与原文的不同之处,正是最有讨论价值的地方。
二、聚焦特殊情节,体会救赎与博爱
1.师:童话之所以打动人心,往往是因为它的情节。情节在故事里非常重要。(板书:情节)原文和课文最大的不同是原文中还有很多情节。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聚焦“情节”,讨论这些情节给我们带来的新的阅读感受。
2.提出要求:请你再次阅读原文,看看原文中本来还有哪些情节。(出示)
对巨人回来之前的交代。——第3自然段
孩子们没有地方玩了,只好在街上玩。——第7自然段
小孩第一次出现的情景。——第13自然段
巨人感到后悔的情节。——第14自然段
巨人抱起小孩放到树枝上去,小孩和巨人亲吻。——第15自然段
巨人想念小孩。——第17~20自然段
小孩第二次出现,并把巨人带到了天堂。——第22~28自然段
巨人死了。——第29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3.师:课文中改编最多的地方就是小孩出现时的情景。孩子出现前,巨人的自私冷酷冰封了他的内心,他的心里没有暖意,因此他的世界始终只有冬天。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什么呢?(教师配乐讲故事并出示原文)
他看见一个非常奇怪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园子里来,他们都坐在树枝上面。他在每一棵树上都可以见到一个小孩。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便都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的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而且大笑了。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在一个角落里冬天仍然留着,这是园子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他的手还挨不到树枝,他就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这株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着霜和雪,北风还在树顶上吹。“快爬上来!小孩!”树对孩子说,一面尽可能地把枝子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
4. 师:让我们聚焦这个情节,你觉得此时此刻,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提示:是啊,巨人把这个小孩放到了树枝上,毁掉了围墙,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这时,春天又回到了花园里。同学们,你觉得春天仅仅回到了巨人的花园吗?
6.小组讨论:在这个情节中,巨人帮助了小孩,把他抱起来放到树枝上去。仅仅是巨人帮助了孩子吗?如果你觉得孩子也帮助了巨人,那孩子给了巨人什么呢?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讨论所得结论中选一个关键词写在词卡上。
小结:表面上,是巨人抱起孩子,把孩子放到树枝上去,孩子为了感谢巨人和他亲吻;更深一层看,其实也是孩子帮助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是孩子让巨人有了怜悯、同情之心,让巨人明白只有博爱和慷慨,才能让人快乐和幸福。王尔德曾经说过:同情,是世间最美的情感。(出示这一句)
7.师:再读原文,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巨人变得博爱和慷慨了?
小结:他跟孩子们一起玩,他认为孩子们才是最美丽的花。他也不再痛恨冬天了。是啊,巨人的心里有了爱,一切就都变得美好起来。
相机板书:同情、博爱、慷慨。
三、聚焦故事结尾,体会现实与复杂
1. 师:我们平常读的很多童话中,故事往往在“主人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结束。课文的结尾就是这样的。原文是这样的吗?请你读一读第22~29自然段。
2.补充介绍王尔德:巨人经历了从自私到慷慨、富有爱心的性格转变,最后被带入了天堂,这说明有美德总会有好的回报。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一共有九篇,其中八篇的结局都是死亡。他的童话是现实的、伤感的,让人读了总会留下哀伤,因为人总会走向死亡。
四、讨论创作风格,开拓阅读角度
1.师:让我们再回到情节这个话题。这些情节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书上把它们删掉了呢?(学生讨论)
小结:课文由于篇幅有限,同时中西方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有差异,所以删掉了关于小孩的这些情节。这样显得故事简明,主题简约,便于我们理解,而原文的情节、内涵则更为丰富。
2.提问:读王尔德的童话,还有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预设:文字唯美,《快乐王子》中对王子的描写,《少年国王》中对国王服饰的描写,《渔夫和他的灵魂》中对小美人鱼的描写……都给人非常纯美的感觉。王尔德童话故事中深刻的寓意也值得我们去理解。《忠实的朋友》通过讽刺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那个可怜的小丑带来的虚幻和现实的对比让人心碎……
小结:读童话,我们不仅仅要读文字,读情节,还可以通过文字去读作家,读作家的创作风格,读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我们的内心就能更丰富,能更好地感知世界,感知人性。
(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