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现状评述

2018-11-16 06:23王立新周晓欢
消费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入党党员工作

王立新 周晓欢

摘要: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校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高校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提高实效,以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本文在评述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基础上,重点阐述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优化我国高校的党建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党建现状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教学、科研、管理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党建工作,在新环境下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么,高校如何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加强和提高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作用助力,是高校的工作重点。

一、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几年,高校党建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党建的地位和作用“弱化”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学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个别高校存在重学科建设、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少数领导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教学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个别高校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而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因此,高校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全面的党建工作为更好的发展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

(二)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工作队伍,但是目前,由于高校轻视党建工作的原因,直接导致了党建队伍建设的缺失,很多高校并没有专业的党建工作人员,而是安排一些教师兼职从事党建工作,这就导致了党建工作的边缘化和弱化,使高校的党建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很多高校在发展党员问题上都比较重视,均能按程序把那些政治成熟、业务精干、表现优秀的师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但是对黨员的后续教育与管理乏力,造成入党后党员(预备)管理教育松懈,忽略了党员教育在加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致力于建设一支专而精的党建队伍,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这样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三)高校党建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有些高校对创新党建机制重视不够,在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没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欠缺党建工作制度的执行力度。个别领导或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中,缺乏“中心”意识,不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对创新党建工作机制重视不够、调查少,研究不多,习惯于按常规办事。联动创新机制不完善。很多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缺乏联动性,单打独斗。一些支部党建工作主要依靠部门行政工作的强势推动,而相当一部分支部和党员普遍存在被动的思想误区,党建工作条块分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较为突出。考评激励机制存在短板。高校党委在对党务干部的考核评价方面仍然缺乏民主程序,存在一言堂现象。业务绩效考核与党建工作考核结合不够紧密,党建工作绩效考核缺少严格的程序和充分的民意基础。总之,部分高校在党建工作中,没有建立一些切实可行的党员发展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监督制度,没有将党建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和学校的规划与发展中。

(四)高校党建信息平台系统的利用度偏低

为进一步的提高和增强党员的管理水平,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专门的党员的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将党员的相关信息资料档案全部录入到系统当中,形成最全最新的电子化党员信息数据库。但从目前高校对该管理系统的运用来看,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较少,部分高校还是很少利用该平台对在校的学生党员进行具体情况的分析和决策、未能进行网上收缴党费、网上开展投票调研、入党纪念、活动报名和任务管理等。

(五)高校党建学习活动方式单一

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设中,确保党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在目前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中,未能做到创新载体和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与引导上,很多采取大班教学方式,活动比较单一;多聘请有名教师以讲座方式进行,内容关联性、系统性、纵横性、实效性与时效性有所欠缺。前期教育没有夯实基础知识,而后续教育也没有跟上,对于预备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严格说来在高校都是比较忽视的,由于满足条件的积极分子数量整体增加,组织生活多忙于党员发展,理论的学习与探讨缺乏必要的时间、空间与深度。陈旧模式导致党员对理论知识学习产生腻烦现象,使得学习的效果收效甚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跟不上,优秀党员的形象工程也难以完成。

(六)高校党员发展的组织工作不科学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38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在这个时期,发展党员时,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困难又更为重要。所以如何加强党员管理,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极为重要。然而,很多高校在发展新党员时存在一定弊端:一是党员发展标准简单不科学,程序不严格,入口关把得不严,经常以成绩排名、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为标准,多注重学习层面,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思想问题;二是缺乏对党员的长期考查监督机制,考察思想关把得不严。党组织多注重从推优到发展成为党员这一阶段的培养考察工作,轻视入党后的再教育和培养工作。所以很难判断新发展的党员是否为合格党员,虽有数量但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年级比例失调。大学生在校时间只有四年,流动性大,但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从积极分子的确定到发展至少也得一年多的时间,时间差加上客观上某些培养、发展工作的滞后,导致高校学生党员的年级比例失调,学生党员集中在高年级,低年级很少或没有,无法实现班班有党员,年级有党小组的发展要求。此外,四年级突击发展对象多,发展对象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现象。这些会诱导学生群体形成“入党难”、“入党功利化”、“入党形式化”的不良认识倾向,增大了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难度。

二、结论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等院校党建工作会议中明确强调: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培养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提高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作用,促使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能够进一步的改进,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在高校当中,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校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上行下效,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建队伍,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机制体制,科学高效地建设利用党建信息平台系统,搭建平台和巧用载体开展党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严格组织程序,保质保量发展党员。同时,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抓住党建工作的重点,建设一批合格的党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可造之材。总之,高校党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扎实、细致、耐心的态度与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来完成这项宏伟的事业。

猜你喜欢
入党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选工作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