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议“滴滴”危局

2018-11-16 09:47本刊编辑部
检察风云 2018年21期
关键词:命案公共安全网约

本刊编辑部

“滴滴”两起网约车乘客命案发生后,全社会对网约车平台背后暴露的公共安全问题倍加关注。今年8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三部委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交通出行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交通出行领域开展严重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9月5日,针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的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正式启动,包含十多个部门人员的检查组进驻“滴滴”。

在专项治理中,“滴滴”网约车推出了多种安全试行机制:凡是深夜运营接单的全部都为“滴滴”界的老司机;“滴滴”一键报警及自动将行程信息分享给今昔联系人;全程录音保护功能,由司机端实时录音回传信息;“滴滴”乘客端和司机端APP试行“黑名单”功能……“滴滴”带来的业界整改,牵动着全社会的心。此间9·12“滴滴”司机遭乘客割颈案,让人们进一步意识到,共享社会服务两端人员的安全同样需要守护……

共享社会首先是智慧共享,本刊特别约请法律界相关人士,风云聚会,为交通出行领域(特别是网约车)所涉及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深入把脉,从“滴滴”乐清命案法理背景分析、公安机关有效执法路径、当事人自我保护方式、网约车平台法律责任、检察机关拓宽公益诉讼着力点、技术部门高效对接新科技以及营造更为安全的共享社會角度,为“滴滴”们出谋划策……

相信,顺应时代需求,凝聚多方智慧,顶格提升共享经济下的城市安全系数,以全新安防水准迎接首届进博会,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命案公共安全网约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盘山公路局的命案
基层命案与民国刑法:以新繁档案为中心的初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