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多种方法应用

2018-11-16 09:55
山西建筑 2018年29期
关键词:粉质泥岩采空区

李 满 喜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察中心山西总队,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省为煤炭资源储存及开采大省,伴随煤炭资源开采,遗留大量煤矿采空区。采空区对煤矿周边居民居住环境及建筑形成巨大的影响,对经过采空区的公路、铁路及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形成较大的安全威胁,故对煤矿采空区进行稳定性评价是对采空区综合治理、消除安全隐患的一项前期重要工作。

本文以南则隧道工程中煤炭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为例,浅谈多种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南则隧道位于中阳县张子山乡南则村,位于山西省中阳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吕梁市中阳县。地势略呈两侧沟谷低、中部山梁高。隧道横穿南则村,进口里程K0+345,设计高程1 117.45 m,出口里程K0+895,设计高程1 126.99 m,隧道底板最大埋深103.05 m,位于K0+679处,隧道全长550 m,属中隧道。自然地理属晋西黄土高原,属吕梁山西侧的中低山区,地貌类型为侵蚀的黄土梁、塬。

2 勘察目的及方法

2.1 勘察目的

通过各种工程方法,收集及查明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采空区的分布及开采时间、范围、深度、采厚、开采方法、采取率、顶板岩性和厚度、顶板管理方法等采空要素,对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进一步研究和评价采空区的稳定条件,变形值大小,变形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趋势。

2.2 勘察方法

工程地质调绘:调查区内地层产状、岩性、厚度及其与含矿地层的关系;区内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区内与采空区有关的其他不良地质类型、分布情况;调查勘察区地表裂缝、塌陷、移动盆地特征;调查勘察区覆岩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能;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深、水位动态变化。物探:物探采用瞬变电磁法和测氡法对测区进行面积性的扫面工作,主要目的是测量工作区内的物探异常特征,从而推断出区内采空区地下构造具体位置。勘探:根据采空区物探揭示的异常区,对推测采空区进行验证,并查明采空区的顶板、底板及地层、水文等相关要素,钻探时采集岩样、土样,对进行天然极限抗压强度测试和土常规分析。

3 地层岩性

4 成果综述

4.1 物探成果综述

通过对瞬变电磁法资料和测氡法资料的处理解释,结合收集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工作区主要为对4号煤层存在大面积开采破坏情况,共解释了采空破坏区5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4号煤层采空破坏区统计表 m2

4.2 钻探

为进一步查明采空区塌落状态,采空区的埋深等特征,在分析中采空区布设3个钻孔,如表2所示。

表2 采空区钻探成果一览表

5 采空区特征

1)采空区地貌单元属于黄土丘陵区,微地貌为冲沟、黄土梁。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土、粉质粘土及粉土,下覆岩层主要为石炭纪太原组厚~巨厚层状泥岩、炭质泥岩及泥质砂岩。2)根据地质调查及物探解译结果知,采空区分布在K0+320~K0+770段,采空区长度450 m。3)布设ZK2,ZK3,ZK4对采空区进行验证,主要揭露4号煤层。ZK2:位于路线里程桩号K0+500,线路左37 m,开孔层位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及粉质粘土,厚度28.0 m,下部为下更新统的粉质粘土层,厚度74.0 m,下至孔底为石炭纪太原组泥岩、炭质泥岩及泥质砂岩,厚度164.6 m。在243.6~244.50为4号煤层,厚度0.90 m,未开采或煤柱,263.9~265.45为8号煤层,厚度1.55 m,未开采或煤柱。在173 m左右发生钻探液大量损耗,终孔深度272.45 m。ZK3:位于路线里程桩号K0+356,线路右21 m,开孔层位为第四系全新统的填土层,填土主要为粉土及粉质粘土,厚度7.6 m,其次为上更新统粉土及粉质粘土,厚度14.7 m,下部为下更新统的粉质粘土层,厚度67.1 m,下至孔底为石炭纪太原组泥岩、炭质泥岩及泥质砂岩,厚度141.0 m。在225.75 m~227.25 m发生掉钻,为4号煤层采空段,厚度1.5 m。在151 m~161 m及174 m~180 m左右两段发生钻探液损耗现象,200 m~225 m段,岩芯破碎,终孔深度230.45 m。ZK4:位于路线里程桩号K0+652,线路左74 m,开孔层位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及粉质粘土,厚度26.0 m,下部为下更新统的粉质粘土层,厚度132.45 m,下至孔底为石炭纪太原组泥岩、炭质泥岩及泥质砂岩,厚度171.8 m。在324.75~325.85为4号煤层,厚度1.10 m,未开采或煤柱。在227 m左右钻探液发生损耗,终孔深度330.25 m。综上,采空区的钻探成果与物探推断解释相吻合。

6 煤矿采空区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及其稳定性评价

6.1 根据拟建构造物与采空区相对位置定性评价

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采空区位于路线南则隧道底板下135 m~221 m,4号煤层采厚为1.5 m~2.0 m,结构物为南则隧道。

采空区位于隧道之下,煤矿采空区未放顶,采空区对南则隧道具有一定影响。路线经过地段,地表无变形,地表未见变形形成的张裂隙,煤矿采空区对隧道影响较小。

根据现场调查及《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第4.2.1条,采空区上覆围岩主要为砂岩及砂质泥岩,属中硬覆岩,煤矿停采时间为2007年,t>3.0年,按停采时间评价采空区场地稳定等级为稳定;采深与采厚比H/M=140~220,按照采深与采厚比评价场地稳定性等级为稳定。

依据《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12.2.3条,地表无裂缝、台阶、塌陷坑,按变形特征评价采空区场地稳定等级为稳定;松散层厚度大于30 m,按顶板岩性及松散层厚度评价采空区场地稳定等级为稳定。

6.2 根据经验公式及勘察区覆岩结构特点定量评价

岩层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受地质条件、采煤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覆岩力学性质、岩层组成和土石比例关系、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开采深度、采煤厚度、采深采厚比、工作面开采时间、地表变形特征等。

按小窑考虑,采深与采厚比:

H/M=(min225/2,max324/2)=(min112,max162)。

冒落带的高度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h为冒落带高度;m为采出煤层厚度,按2.0 m计;k为岩石碎胀系数,取值1.25;α为煤层倾角,按5°计。

经计算,4号煤层采空区冒落带高度为8.0 m。

4号煤层顶板为厚层状砂质泥岩,本项目采用冒落裂隙带高度为采厚的15倍进行评价。

6.3 预测地表变形

根据《矿山开采学》公式,预算最大移动和变形值:

1)最大下沉量:

W=mqcosα=2×0.80×cos5°=1.58 mm。

2)最大倾斜值:

i=w/r=w/(H/tgβ);

β=δ-(0.6-0.7)δ=23°。

3)最大曲率值:K=±1.52W/r2。

4)最大水平移动:U=bw。

5)最大水平变形值:ε=±1.52bW/r。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各煤矿采空区主要变形参数见表3。

表3 采空区最大变形参数表

根据《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2.4.2,确定采空区经分析和剩余变形量计算,总体评价,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好。

6.4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顶板临界深度评价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进行稳定性评价,结合钻孔资料,第四纪粉质粘土重度取值20 kN/m3,石炭纪太原组泥岩及泥砂岩重度取26.5 kN/m3,巷道位于路线下135 m~221 m,

第四纪粉质粘土厚度按60 m计算,岩石厚度按135 m~160 m计。

巷道宽度取5 m,φ取值50°,路面设计单位荷载P0=300 kN/m2。

巷道位于路线下200 m时,γ=24.5 kN/m3,计算得H0分别为32.3 m~32.5 m,H=200 m>1.5H0=48.8 m。

综上,根据计算结果表明,在公路荷载作用下,地基稳定,不会产生坍塌、沉陷等现象。

7 结语

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南则隧道下覆采空区稳定性的评价,其稳定性评价结论是一致的、相对稳定的。采空区稳定性多种稳定性评价的方法,提高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对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提升岩土勘察的质量。

猜你喜欢
粉质泥岩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粉质黏土地层泥水盾构泥浆脱水处理技术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某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案
回风井底附近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探讨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