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丁愈 ,李云祯 ,杨绍平 ,邹渝 ,种秀灵
(1.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崇州611231;2.四川省环境科学保护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生态系统健康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并迅速扩展到森林、农业、湿地、流域、矿区、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河流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持和调控的生态功能,还具有调节气候、补给地下水、防洪和泄洪的环境功能[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河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以致影响河流生态健康[2]。
目前,双流岷江自来水厂取水口为金马河饮用水源地,属于金马河水系;河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了提供饮用水的服务能力。本文从水质状况、水文状况、生态系统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对金马河7个点位进行生态健康评价,以期为该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依据,也为该河流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参考。
图1 金马河评价河段位置图
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m,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是成都平原的一条重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市境内一条重要的多功能输水河道。金马河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坡降、流速骤减,河道弯曲、左右摆动、断面横流加剧,流经都江堰市、温江区、崇州市、双流县、新津县等5个区县,主流继续南流入眉山地区、乐山市,最后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全长76.1公里[3]。金马河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金马河(鲁家滩~金马村河段)为研究对象,由于河段涉及双流岷江自来水厂取水口,对该河段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有实际意义。金马河评价河段位置见图1。
河流生态健康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功能概念,应该从多个角度、系统性的选取构建指标[4],为了有效地对该河段健康作出评价,本文将从生态、水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着手,遵循以下原则:
(1)代表性原则
力求结合河流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又能简明扼要客观反应河流健康状况;
(2)整体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以研究对象为目标,选取的指标能够全面囊括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并能衡量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去判断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变化情况。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选取不仅考虑评价的针对性,还要考虑数据和资料的易获性,使操作简易、易于对比、且不受地域差异的限制,又能客观反映河流生态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根据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结合金马河(鲁家滩~金马村河段)为期一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及该河段本身具有的地方性特征和功能,本文将金马河 (鲁家滩~金马村河段)生态系统分为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具体由20个指标进行定量和
表1 金马河(鲁家滩~金马村河段)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表2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评分表
表3 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定性评价[5],评价指标见表 1。
考虑到所构建指标由定量和定性结合,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河流生态健康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再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总得分。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如下[6]:
式中:λ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Mi为第i个指标的指标刻度值。
结合当前河流的实际情况,参照其他相关的评价方法;由于该评价河段是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考虑到指标的独立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将河流健康评价标准分为:“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很健康”五个级别,不同等级的具体范围见表 2[7]。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重要性标度1表示两个指标同等重要;3表示两个指标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表示两个指标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指标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结合专家打分结合,确定判断矩阵为:
通过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及层次排序总权重,计算结果见表3。
金马河(鲁家滩~金马村河段)生态健康评价得分:
E=0.01×50+0.02×60+0.11×60+0.12×90+0.09×90+0.075×80+0.225×30+0.016×80+0.044×40+0.078×30+0.167×70+0.225×60+0.075×50=74.27
金马河(鲁家滩~金马村河段)生态健康评价得分为74.27,根据河流健康评价指标评分等级,该河段目前处于健康状态。只有PH、取水量、景观状况、河岸稳定性和公众意识这五个指标低于健康状态;主要是双流岷江自来水厂在该河段取水,对枯水期水资源的开采造成一定压力;而下游三渡水大桥过往的车辆和人群对河段有一定影响;加之下游是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人员的增加和扰动也会对河段有一定影响[8]。
由于评价河段是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水量、水安全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通过对该河段的生态健康评价,可以看出目前该河段处理健康状态,距离很健康还有一定差距,建议依照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与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