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方林 胡庭标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曾长期处于“欠发达”的历史状态,而黔西南州长期以来也同样贫困落后。
所幸,改变已然到来。
“你来得不是时候,要是桃花开的时候来,那才叫一个美。”说起村子的变化,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效镇绿化村支书龙家兴的眼里总有一抹藏不住的骄傲。
绿化村坐落在一条长达10余里的山谷里,每到春季,种满桃树的绿化村就会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十里桃花谷”。
“桃树开花的时候很漂亮,很多游客来观光,吃喝玩乐都在村里,现在村里已有十多家农家乐。”龙家兴很自豪地说。
绿化村曾是国家级二类贫困村,村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大多只能靠种地勉强维生,是远近闻名的“夹皮沟”和“穷山沟”。
走进绿化村,林木掩映间一栋栋漂亮小楼若隐若现,干净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颇有世外桃源之感。
从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到现在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那个困苦不堪、农户争着外逃讨生活的困窘山村不见了,一个百姓富、生态美,能唤起人乡愁的美丽乡村出现了。
“村子的变化得益于大家的思想转变。穷则思变,以高效种植业为基础,再努力搞好乡村旅游,换个路子来发展,日子就好过了。”龙家兴说。仅依靠种桃,绿化村村民现在每年人均纯收入就可达1万余元。
绿化村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大力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有线和无线信号覆盖全村。
据统计,光是每年3月,前来绿化村观光旅游的游客平均就在4万人次以上,可带动村民增收10多万元。
近年来,黔西南在广阔的农村地区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传承农耕文明、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展休闲农业为重点,通过向公众推介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的振兴发展。
从兴义纳灰村到贞丰纳孔村,从兴仁鲤鱼坝到册亨陂鼐布依古寨……众多散落于黔西南大地上的美丽乡村编织成一副精美的山水画卷,成为了黔西南乡村之变的最好解读。
8月1日,中国联航贵州黔西南“兴义·万峰林”号彩绘飞机从北京出发顺利抵达兴义万峰林机场。
“我经常在兴义和北京之间往返,从北京到兴义可以直飞,非常方便。我还注意到机身的彩绘是兴义的特色花卉三角梅,空乘人员的服饰也非常有特色,整个飞机从外观到内饰都极具民族特点。”从北京来到兴义的乘客张先生说。
“兴义·万峰林”号的成功首航,将黔西南州兴义市的“蓝天城市名片”成功的投递出去,更好地展示黔西南山地特色旅游风光及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黔西南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端,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地貌复杂,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性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难一度是制约黔西南发展的最大瓶颈。
要想富,先修路。黔西南高度重视交通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了一个黔西南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现代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2017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7423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为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难,一难万难;交通利,一利万利。
对外通道的拓宽进一步拉近了黔西南与外界的距离,成为了黔西南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动力。
数据显示,黔西南州全州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67.7亿元,年均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5元增加到2017年的37900元,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0.1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4.38亿元,年均增长22.9%;全州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全省末位上升为第7位,公共财政收入由建州时的全省末位上升到第6位。
“山峦起伏情万丈,花海林间茶一杯。全域旅游人浪涌,夜郎国里金朝晖。”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2016年到万峰林调研时写下了这首诗。
黔西南的山水有多美?
“尽管我长途跋涉旅行过很多地方,但是兴义万峰林和万峰湖的美景,深深打动了我。”来自英国的徒步旅行爱好者克里斯由衷赞叹说。
“黔西南州是一个来到了就会爱上的地方,我爱这里的人,爱这里的气候,爱这里的美食,更爱这里浑然天成的风景。”2015年9月29日,作为黔西南州旅游推介大使的演员齐芳谈到黔西南时如此感慨。
……
贵州多山,作为世界“喀斯特地貌博物馆”之一的黔西南更是几乎全域皆山。如何“靠山吃山”,将山地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成为黔西南的课题。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迅速,逃离都市、回归宁静成为众多游人在假期休闲的第一选择。把握住时代机遇,保护好生态文明,抢占绿色经济先机成为黔西南破解地区发展难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法宝。
“峰林起伏稻花香,炊烟徐徐菜与汤。”每一个去过万峰林的客人都会对那里遍野的村景和诱人的美食念念不忘。踩着宁静的石头路踱步进入峰林脚下的纳灰村,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居和质朴纯净的乡村气息让人沉醉。
数据显示,2017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66亿余元,接待游客3550万余人次;2018年上半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80亿元,接待游客3320万人,同比增长55%、56%。
黔西南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以打造“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完善域内景区打造,“全域皆山”的黔西南正成为“满目皆景”的旅游胜地。
从兴义纳灰村到贞丰纳孔村,从兴仁鲤鱼坝到册亨陂鼐布依古寨……众多散落于黔西南大地上的美丽乡村编织成了一副精美的山水画卷。图为兴义万峰林。(贵州图片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