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罗亮亮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深化改革,是兴农之要。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贵州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先人一步”的典型经验,对全国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敢为人先,说干就干!
1976年,安顺地区关岭县顶云乡陶家寨几位村干部几经谋划与试验,实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改“出工人喊人,做工人看人,收工人赶人,窝工现象严重,生产马虎,粮食产量根本就上不去”的局面,让原本吃不饱饭、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群众在一年之内吃饱了饭,两年之后粮食产量翻番。
到1978年,包括陶家寨在内的16个生产队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的风险,悄悄进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
1980年7月15日,贵州省委发出的《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明确指出:只要坚持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什么政策办法最适合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有利于调动社员群众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是好政策、好办法,就应当认真执行。”
此时,全国还没有一个省发出类似文件。只有贵州,以省委文件形式,在全省范围把农村中涌动的变革旧体制的暗流变为公开的有领导的改革,把生产经营自主权正式交给农民。
1982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明确:“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为“包干到户”在全国的推广打开了“绿灯”,“包干到户”迅速“跨越长江,渡过黄河”,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
贵州省原经济体改研究会会长陈谨之认为:“农村改革的启动和在全省范围有领导地展开,贵州没有落后,而是先走了一步。”
1980年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后,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组织内部,面临着人口增减要求调地的压力,成为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课题,农村改革必须走新路。
1984年,湄潭县率先提出“承包耕地二十年不变”,实行“增不补、减不退”,有效维护了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1987年9月16日,湄潭县成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
从那时起,湄潭勇于探索,不断推进农村改革试验,用改革促进“三农”工作,探索出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新的成绩。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被写入中发〔1993〕11号文件《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理论基础。
2014年10月,湄潭成为全国新一轮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相继承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和“土地征收制度”七项国家级改革课题,成为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多个领域的排头兵。
湄潭“确员定股东、确权定资产、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平台定市场”的“四确五定”改革成果,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委抓住“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突出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后,成立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
把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并在大范围实施,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这个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昔日贫瘠的土地披上了绿装,贫困发生率从65.1%下降到8.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182元增长到2017年的8473元。
紧扣时代发展的脉动,贵州人民没有停下脚步,在不断探索中踏上农村改革新征途。
十一月,初冬时节,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或为地里的青韭黄除草,或在旁边的加工厂洗净收割来的韭黄。
“天气再冷,乡亲们都不会放弃手中的农活。”化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村集体公司负责人陈国勇相信,在全县实行的“一村一公司”发展模式下,因“三变”改革的强力推动,持续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发源于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通过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让村集体、农民、经营主体“三位一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促进了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2017年,“三变”改革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荣登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农业部批复增补六盘水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是继1987年、1988年湄潭、毕节之后,贵州省又一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成功“落地”。
今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出炉,“三变”改革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第九部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其中提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贵州各地群众在“三变”改革的推广运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贵阳市以“三化”促“三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安顺市大力推广“塘约经验”,以“三权”促“三变”;
遵义市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三变”紧密结合,积极推广湄潭县农村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铜仁市开展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改革,汇聚改革的强大合力;
毕节市通过“五联”促“三变”,探索优化利益联结机制。
贵州“三变”改革已经在全省全面深入推进,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1978年顶云公社率先实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图为顶云公社“包干到户”签字情景(剧照)。(贵州图片库供图)
农村改革第一村——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石板井村新貌。(贵州图片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