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明
【摘要】现如今,对于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与工程质量的提升而言,优化劳务施工队伍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的优化针对政府与施工单位来说时是一项十分艱巨的任务,从确定劳务施工队伍的初期到竣工完成之后的退场管理,整个环节都得要进行严格化的管理。所以,要相应的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要依据实际情况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进一步的优化劳务施工管理队伍。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现状及管理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劳务施工 队伍管理 优化
一、劳务施工队伍的来源
如今,我国施工单位劳务队伍主要来源分别是:首先,正规化的劳务队伍,这些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且在正规化劳务市场之中进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锻炼与考核,因此相比之下,这些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与技术水平和其它劳务素质要比其它劳务施工队伍高出很多。其次,乡镇建筑市场之中的劳务施工队伍,其在整个劳务施工队伍之中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相较而言,该部分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相对较高。最后,则是来自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该部分的施工人员所占的比例在最大,在部分人员之中,诸多都是没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并未进行过专业系统化的培训,仅仅知识纯粹的劳动工人,因此,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较低,相应的对于劳务市场而言,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之中相对较难。
二、劳务队伍选用原则分析
(一)劳务队伍准入
如今,部分项目部门依照工程实际需求来进行构建劳务队伍,因为这部分施劳务队伍施工人员并未进行过严格化、系统化的考察就进入到施工现场之中,导致现场管理起来鱼龙混杂。所以,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并逐步落实劳务队伍资格准入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承揽的劳务队伍均要办理相应的资格准入证书,之后才可以进入到现场来进行施工。
劳务队伍在建筑企业承揽的工程之中,要统一的经过公司和项目部门的审核与考察。其中主要审核的是: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且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企业资质证书等等,来从根本之上来确保劳务队伍科学有效性。除了要具备以上的各项资质之外,劳务队伍要确保相应数量固定的劳务队伍以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要和分包任务相互匹配的分包业绩与小型化的施工设备,这主要针对的是劳务施工队伍的能力和规模化的标准,其主要是为了实现生产的实际需求。对于劳务队伍之中的主要岗位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应的岗位技术等级方面的证书,特殊作业人员要持有有效的作业证书,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可以达到工程质量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安全作业施工的关键所在。针对劳务队伍实施具体分析与考察,并且由公司组织项目部门参与的方式来实施或者是积极询问之前和该劳务队伍合作过的建筑企业,来全方位的了解并熟悉劳务队伍的现场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能力、机械设备、施工质量和垫付资金的能力等等,利用考核、对比的方式来集中分析劳务队伍的综合力。
建筑施工单位针对劳务队伍来实施审查与考察,判断其是不是和该企业施工生产需求相符,在确认合格之后,才可以纳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合格名录之中,合格名录主要是为项目部门依据具体情况和劳务施工队伍情况来进行选择运用。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始终坚持实施队伍准入制度,可以进一步的规范项目部门对于劳务队伍的选择,可以很好的预防诸多难以预计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为真个公司来储备可供选择的劳务队伍资源库。
(二)劳务队伍选用
在项目部门进入到施工现场之中,在项目管理具体策划化环节,要进行分包方案的组织编写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围绕的是工程概况、工期要求、依据施工项目或者是专业类别来进行分包区域的划分、各个区域的关键施工项目、各个区域计划运用的分包模式和加护投入劳务队伍的数量。
依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运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劳务队伍,公司在运用邀请招标的文件来有效的规范招标工序。第一,相应的项目部门可以依照施工图纸和内部劳务管理分包限价的方式来标志标底,标底则是经过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审批通过之后来作为招标的拦标价。在将标底确定的之后,项目部门是编制文件的时候,要向合格名录之内达到施工标准的3家或3家以上的劳务队伍来进行招标文件的发送。其次则是劳务队伍在实施投标之后,公司有关部门人员和项目部门来组建成为评标小组,人员要在5人及以上,依据投标报价、工期、质量标准、总工日数、关键材料用量、施工方案和整个企业的信誉度等等各项指标来进行分析与评定,依照具体的得分情况来进行排序,最后,则是评标小组依据评标的结果来向公司进行汇报,等到公司总经济审批之后,擦可以向中标劳务队伍进行中标通知书的发送,劳务队伍在受到通知书之后,就可以在七天的时间之内来签订分包合同。
邀标选用队伍的方式,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式,但是假使长时间的选用合格名录之内的队伍来参与投标,就会容易引发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一气以及投标人内定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投标人的利益受损。因此,适当的引入一些信誉良好的单位,这对于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十分有利。针对新进劳务施工队伍实施一系列的考核之后,才可以纳入到合格名录之中,并参与投标,要及时的更新名单,作答与时俱进,才可以确保企业所选择出来的劳务施工队伍达标。
三、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现状
(一)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在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劳务施工队伍也在慢慢的壮大,建筑管理部门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和劳务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虽然实施这部分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之上推动并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但是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各个区域之间的管理方式相差甚远,在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也就是的其中某一个区域的劳务施工队伍仅仅只能在该区域范围之内来实施,从而也就引发劳务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出现。
(二)施工队伍资质审核不严格
首先,部分劳务施工队伍一般都是建筑项目设立的时候来临时构建的,并不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来予以承包,因此无法依照相应的合同来履行义务。劳务施工队伍通常都是在完成整个项目建设施工之中的一部分,势必会引发工期延误情况的出现。其次,则是部分劳务施工队伍在签订而合同时候,会存在故意提社工自身劳务自身的现象,引发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归结于建筑市场资质管理不当,其不但会在施工企业进行管理劳务施工队伍的时候相对较难,同时也为工程项目质量埋下诸多隐患。
(三)相关人员间互相缺乏沟通交流
首先,有的企业出现管理人员怠慢务工人员的情况;其次,管理人员并未针对务工人员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最后则是存在合同兑现不及时的现象,使得企业经常性的会发生拖欠劳务人员工资的情况,从而引发务工人员的不满,相应的企业无法将所有员工凝聚在一起,这对于企业的后续发展而言十分的不利。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保证施工队伍之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始终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针对其中所出现的任何安全问题都得重视起来,这直接性的会影响到企业工期的可持续发展,在进一步规范安全作业行为的时候,还得要依照相应的标准来要求员工自身法律防范意识,这些均可以运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限制,优良的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团队内部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执,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生面财产安全,进而从根本之上来加大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四、劳务队伍优化策略
(一)劳务队伍培养制度常态化
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很好的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类问题来进行解决,制度则是其中一个衡量的标准,同时也是一种关键的对策,运用制定相应制度的方式,确保其在培养的过程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配培养过程的规范化。从根本之上来进一步的加大员工培养的制度,这不仅仅对于吸引相应人才十分有利,同时也针对内部管理进行健全,加大管理的透明度,并从根本之上来进一步的加大对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逐步的完善施工企业文化。
(二)提高团队安全意识
第一,要加大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宣传的力度,并且要定期的针对施工队伍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教育,来从根本之上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针对部分专业人员实施系统化的培训。在施工准备环节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方案,保障其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可以遵守;第二,则是要针对施工队伍工作人员和领导组织互相协助,并实施必要的活动检查工作,严格监督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按部就班的予以实施,第三,相关的施工人员要积极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和会审工作,全方位的了解其中的各项信息,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真正的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充分的确保施工环境安全的基础之上,才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
(三)劳务队伍考核标准把控
其主要指的就是劳务队伍要履行量化考核的方式,将评价关口把好,针对劳务队伍实施合理化选择的过程之中,要将员工的素养与专业性来集中抓,这样一来,不仅仅可加大施工企业的综合水利与人才储备,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员工得进行考核的阶段,逐步的提升自身的责任心,这样一来,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保障员工的素养与专业性。
(四)加强施工队伍的人员管理
在具体进行施工的阶段,针对“三无人员”(无身份证、无健康证明、无用工合同)坚决不予以采用,针对其中并未经过体检合格的人员,要及时的督促其进行体检,对于其中并不愿意进行体检的施工人员来进行劝退,另外对于从事井下作业、特殊岗位人员如高空作业以及高危作业的岗位人员要更加严格要求自身的身体素质,来降低发生危害的可能性。
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力度,针对是进入到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应的规定来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且统一着装与安全帽的佩戴,禁止由于穿戴因素而影响到作业安全。像是拖鞋之类的坚决不予以运用。施工现场的电线、管沟以及便道的规划布设要合理性,加工机械、电气设备要统一进行安装,在予以固定,性能相对稳定,各类材料要进行堆放,要和相关的规范标准保持一致,且还得要在适宜的部位来安装醒目的警示标志。
强化对于生活区域管理的力度,施工队伍的生活区域选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工作,厂房结构规划布局合理,对于其中的生活用水接入的是市政自来水,供电线路以及配电设备要和所规定符合标准保持一致,另外还得要配备必要消防器械,值得注意的就是进行防火预案的编制工作,项目部门要成立专门的义务消防队,要严格把控施工队伍的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针对食品采购、加工以及保存进行严格掌控,将各类群体中毒事件扼杀在萌芽之中。除此之外,还得要积极构建相应的安全保卫部门,强化对于生活区域的检查,并加设相应的监控摄像头,要针对出入生活区域的非本单位人员实施必要的排查工作,预防出现各类违法乱纪的行为。
(五)建立相关人员和谐人际关系
逐步的将和谐化的人际关系构建出来,这对于加大工作水平与效率有利,捅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拉近了劳务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实现最终目标的实现。在构建和谐化的人际关系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劳务工人的人格魅力,坚决不能出现随意谩骂劳务工人的情况。比如一旦发现劳务工人出错的时候,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分析该错误可能会引发的影响,同时让劳务工人做到心服口服。另外在合同规定之内来依照合同具体内容来实施,对于合同之外的各县事宜要在确保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来实施。
(六)推进劳务企业考核评级,建立健全劳务队伍信息库
第一,严格依照具体的工程类别来构建达到要求的劳务队伍名录,从根本之上来强化劳务企业履约的评估工作,利用定期监察、软件管理以及制度强化等等途径,来针对其中表现优异的A、B类劳务企业要及时的进行奖励,着重并且可以优先的推荐给其他工程老劳务工作,并且可以和之間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针对其中不合格的C类劳务企业则要及时的进行淘汰;第二则是要积极的构建管理、班组人员与机械等各项资源的劳务队伍信息数据库,并且有效的针对这部分资源实施动态化的管理,在最大限度之上来有效的强化资源配置的监督管理力度,最终可以全方位实施张控制整个队伍的具体情况。
(七)加强劳务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激励和生活保障机制
首先,施工单位要合理统筹具体的施工时间,针对相应的劳务队伍来实施必要的岗前培训工作,比如维权途径、工伤保险、安全生产、劳动技能以及职业到的等等,来逐步的提升自身的基本素养和工作技能。其次,构建相应的任务激励、比赛机制以及目标机制,实施必要的奖优罚劣;最后,施工企业不仅仅要为相应的劳务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之外,还得要主动积极的关心劳务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
总之,目前,处在一线的劳务施工队伍,不仅仅是可以保障整个施工阶段的进度与质量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完成施工任务以及实现生产指标的关键,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建筑项目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建筑市场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诸多企业在劳务施工队伍方面欠缺相应的管理机制,相应的使得劳务组织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针对有关政府部门与建筑施工企业来进行分析,要逐步的健全劳务市场,强化对于劳务施工队伍的管理尤为关键,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舒东.建设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
[2]黄勇,周青,李凯.施工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组织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7):13-15.
[3]刘洋.浅谈铁路施工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管理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8(03):218.
[4]秦本云.论施工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的有效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15):107-108.
[5]黄勇,周青,李凯.施工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组织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7):13-15.
[6]李志高.浅谈劳务施工队伍的挑选及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05):185.
[7]苟尚华.浅谈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劳务队伍规范管理[J].企业导报,2012(09):35-37.
[8]金跃良.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及其议价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