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枫林 李毅
【摘要】机遇是企业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目标不可或缺又“虚无缥缈”的因素,如何衡量技术机遇,技术机遇是怎样运动的成为了企业成功把握技术机遇的瓶颈。基于此,本文创新地引进了技术位势的概念,利用技术位势形象地分析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扩散动力和扩散路径。
【关键词】持续技术创新机遇 技术位势 扩散机制
一、引言
企业持续创新是21世纪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和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1]。更进一步的,企业不持续创新,就要灭亡[2]。技术创新机遇是企业创新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进行研究还几乎是空白,仅有段云龙在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定义并对其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3]。目前,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有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种形式,由于技术的直观可见性,赋予了客观衡量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在提出技术位势概念的基础上,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扩散机制进行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
二、技术位势的概念及描述
(一)技术位势概念的提出
党兴华在研究Nonaka SECI模型的过程中,借助知识场概念和物理学中“物体由于处于某一位置而必然具有一定的势能”的理论,首次提出了知识位势的理论。该理论将技术创新企业看作是一个知识库[4],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主体。认为知识主体之间存在知识势差,由于知识势差的存在导致知识扩散,又因为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知识总是不断推陈出新,使知识势差存在绝对化[5]。知识位势理论的提出为企业技术创新中发生的知识扩散现象提供了直观的理论解释,本文借助知识位势理论的相关概念,提出技术位势的概念,目的在于对难以直观把握的技术创新机遇提供直观的理论说明。
知识位势理论体现了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将技术分类为对象的技术(装置、工具、机器),即实体性技术;知识的技术(技能、规划、理论),即观念性技术;过程的技术(发明、设计、制造和使用);意志的技术(意愿、动机、需要、设想)[6]。可见,技术创新活动中流通在企业沟通网络之间的是一些十分复杂的、系统化的技术信息流,网络节点上的信息积累程度反映了作为单个技术主体的企业的技术势能。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专业知识在具有较强差异性的同时又具有藕断丝连的零散联系。本文认为企业作为独立的技术主体,是一个技术库。在一个关联的技术信息流网络中,单个企业由于技术信息积累、技术信息引进、技术信息创造等水平的不同,导致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势差,引发了技术从技术先进企业向技术落后企业扩散的现象。
(二)技术位势的模型描述
借助李莉的研究成果[7],本文建立了技术位势的模型描述。首先,定义企业技术库的技术信息储备量,用其来表征知识库中所含技术质的多少,记为TIR(Technical Information Reserves)。TIR主要可以由衡量技术信息横向覆盖面的技术信息广度TIW(Technical Information Width)和衡量技术信息纵向覆盖面的技术信息深度TID(Technical Information Depth)表述。則我们定义技术主体i在技术领域j内的技术位势■(Technical Potential)为:
■ (1)
其中,方程的形式借助了物理学中势能的模型形式■,其中■对应于势能模型中的常量g,这里表示周期时间内企业对技术信息的吸收能力的平均值,在此可以近似视为常量。函数■表示不同技术主体之间的技术信息差异度。企业的技术库通常是由多个领域的技术信息组合而成的,因此通过对不同领域应用技术位势的理论都能建立出该领域的技术势差,单个企业在技术信息流网络的位置是由多个技术势差所决定的,呈现出多维度的空间模型。同时,针对不同领域的技术信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企业可以对不同领域的技术位势进行加权处理,最终形成技术主体的系统技术位势,
■ (2)
其中■为技术主体i在技术领域j的技术位势对于总位势的权值。
三、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扩散机制
(一)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扩散的动力
正如技术位势理论所描述的,技术信息流总有从高技术位势流向低技术位势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自然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扩散需要的是持续稳定的技术创新机遇扩散动力,维持这种动力除了需要不同技术主体拥有不同技术势能,还需要技术信息流网络中拥有不断创新的技术信息。不同的技术位势体现的是技术主体对于技术信息的吸收、发现和把握等能力的高低,而持续不断的新的技术信息则只能通过技术信息网络中不同技术主体自主创新活动所供应。这两者的协同作用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扩散的根本动力。
(二)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扩散的过程
技术创新通常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种,而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扩散也需要对应于这两种不同的创新模式。自黄津孚首次提出机遇需要管理,并将机遇定义为有利于社会主体实现目标的,内外部客观因素耦合比较理想的形势[8]。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虽然也沿用了该定义,但是却扩宽了相关研究的思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成功,其具有稳定性、持续性、有效性等特点,这就表示把握单一机遇是难以实现企业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因此,企业要实现持续技术创新必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通常是10年)持续不断地把握一个或数个完整的技术创新机遇集群。技术创新机遇集群是指由一个最核心技术创新机遇、多个核心技术创新机遇以及其他数量众多普通技术创新机遇构成的机遇集合。这些机遇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通常是需要在成功把握数个普通机遇的基础上才能把握一个核心机遇,在把握多个核心机遇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到最核心的机遇。
下面将通过模型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扩散过程进行描述。技术信息网络中的技术信息流从一个节点流向另一个节点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即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只有在该条件下处于低位势的企业才有意愿和动力完成技术创新,否则即使存在技术势差也难以发生技术扩散,无法发生的技术扩散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技术创新机遇。以下我们将具体对技术创新机遇扩散函数进行描述分析。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扩散与企业获取的收益和预期利用该机遇的成本有关,而这两者均与企业对于风险的态度相关。对于风险爱好者,其通常会更看重预期的收益而看轻可能的成本,而风险规避者则正好相反。因此可以通过对预期收益和成本进行加权的方式衡量不同企业的风险特征。假设技术信息网络中有N个技术主体,每个技术主体均有意愿与适应于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扩散,而对于技术创新机遇扩散而言主要针对于低位势技术主体接受从高位势主体的技术信息流的活动中。假设技术主体i识别发现技术主体j的技术库符合自身的发展需求,识别出该技术创新机遇初步信息,渴望进行技术创新机遇扩散活动。建立技术主体i的效用函数■,其中■表示发生技术扩散后技术主体i位势的变化,■,■表示完成该技术创新机遇扩散可能获取的收益,■是用劳动力成本I和资本K衡量的时刻t的机遇利用成本函数,整个机遇利用周期类的总成本就是成本函数在周期时间上的积分。η1,η2表示技术主体的风险态度,当η1>η2时,表示企业相对于成本而言更看重收益,即风险爱好者。当η1=η2时,表示企业认为成本和收益同等重要,即风险中性。当η1<η2时,表示企业认为成本比收益更重要,即风险规避。
四、小结及展望
本文借助知识位势已有的理论基础,创新地将技术位势的概念引进到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的研究中,不仅形象地解决了技术机遇难以量化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搜寻和把握技术机遇提供了良好的搜索路径指导。在未来的研究中,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方面是根据不同的行业特征设定不同的技术位势量化方法,以期获得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是利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对技术位势理论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弥补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管理理论实证研究匮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1):134-138.
[2]向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段云龙.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机遇及价值评价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06):82-84.
[4]Alchian.A.A.and H.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C].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777-795.
[5]党兴华,李莉.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143-148.
[6]刘劲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創新概念的再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5-8.
[7]李莉,党兴华,张首魁.基于知识位势的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07-112.
[8]黄津孚.机遇管理与我国企业发展机遇分析[J].管理世界,2001(5):164-167.
作者简介:史枫林(1986-),女,河南项城人,就职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和对外贸易;李毅(1988-),男,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建行云南省分行,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