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2018-11-15 10:06刘婕陈彬兵贾绍芝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9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刘婕 陈彬兵 贾绍芝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从调整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等几方面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教学重点由原来的分立电路向集成芯片的参数和应用偏重;教学方法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反馈,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32-0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模电)是现代电子学、电工学、通信技术和自控技术等学科的专业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公共专业基础课程。

一、模电课程的特点

模电课程由于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在进行工程分析和设计中,因存在器件参数的离散性和温度特性的差异性,以及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分析计算过程不仅非常复杂,而且計算结果与实际值也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在工程应用中无法进行精确计算,也没有必要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因而模电常采用更多的估算和近似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这就是一种工程概念。这对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非纯理论且具有一定工程性课程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加之本课程的概念繁多、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觉难学,难以理解,被戏称为“魔电”。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学起来条理清楚、简单易懂。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今后的工程应用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重点的调整

为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教学重点必须进行调整。教学的重点由原来的分立电路,逐步向集成芯片、集成芯片参数及实际应用电路的分析偏重。在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少讲分立电路,淡化元器件内部理论分析,将重点放在如集成运放、集成功放、集成稳压器等集成芯片的特性、参数和实际应用上。

2.教学内容的优化

本课程选用康华光第六版《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作为教材。随着电子技术基础的发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三极管(以下简称MOSFET器件)相对于双极结型三极管(以下简称BJT器件)在性能上越来越体现出更多的优越性,在电子产品中已逐步取代BJT器件占据了统治地位。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第六版教材不仅大力加强了MOSFET器件的相关内容,还将MOSFET器件章节的内容提到BJT器件的内容前面讲解。这一教学内容的调整虽然顺应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起来感觉非常吃力。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将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先讲BJT器件的特性和应用,再讲MOSFET器件。首先花费较多的学时将BJT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讲解透彻。让学生从简单概念入手,逐步理解BJT器件的特性、三种组态电路的分析以其应用。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BJT器件的基础上,再学习MOSFET器件就容易多了。这时不再需要从原理上赘述MOSFET器件的特性,而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将MOSFET器件和BJT器件对应起来学习。例如,BJT是一个电流控制器件,而MOSFET是一个电压控制器件;BJT有共射极电路组态,MOSFET则对应有共源极组态等等。通过这种教学内容的优化,不仅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MOSFET器件,而且也温习了BJT器件的教学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翻转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大班授课主要用于集中理论教学,讲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工作原理。课后布置作业,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小班讨论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班分组为单位,对部分教学内容、典型实用电路、电路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目的是一方面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是否掌握,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团体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翻转课堂是一种将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转移给学生的“颠覆式”教学模式。即学生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先完成学习,使课堂变成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全面提升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4.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本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方式实施多样化考核方案:过程考核、作业测评、课程设计、考勤、讨论课表现及期末考试。

三、结语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深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深受学生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刘婕,生于1964年7月,女,汉族,四川人,副教授,从事电子技术研究和课程教学。

贾绍芝,女,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