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的意象表达

2018-11-15 23:49洪凌
美术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笔触图式朝阳

洪凌

第一次接触胡朝阳的作品,是从《陕北印象》(作于1998年)开始的。画布上浓重的黄色基调,简洁、流畅的笔触,几种图式符号的合理叠加,在想象与现实的零接点上,陕北景象凸现而出,真实又确切,像是视觉意象中率真写意的抒情表达。

胡朝阳新近的几幅画作,基本都是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色彩饱和、厚重,在自由挥洒的笔触中,漫溢着自由奔放的黄土气息,将中国式的写意与西方的表现融为一体。艺术家对于东方本土精神文化有着独特的关照方式和人文情结,这些画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蕴藏着这种时代精神,寓意深远却并不含蓄。也许有人认为,胡朝阳该是个北方人,或是对于马有特殊的偏好。然而,看完他所有的作品,你会欣喜地从一面走到另一面。80、90年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与波折在胡朝阳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画家艺术创作的时代印痕也正好印证了画家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体悟过程。

胡朝阳出身于新中国的建设时期。那个时候,绘画对于他来说,热爱多于实践,直到80年代,他才真正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80年代,在中国,也正是油画呈现前所未有的纷繁与活跃的时候。国门大开,西方各种先进思潮涌入,传统与现代对立并存,这股新鲜血液带来了人们对于东西艺术的深沉思考。各种学术讲座接踵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他勤于作画,求知若渴,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翻看大量哲学书籍,很显然这些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朝阳在大学期间的油画作品题材是风景、静物,色彩艳丽,给人一种阳光、自由、浓烈的感觉。正如他的性格不拘泥于小节,喜欢无拘无束地表达。而毕业创作《四月里》,则是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四月里》,唯美而生动,画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在宁静、和谐的氛围中一家三口日落而归的情景。在构图处理上,作者以视觉感受为主体,将人物背向定格于画布前端,力图传达油画材质所具有的魅力,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同样是写实性作品,出现在画家1989年以前的一系列连环画《雪地里的星星》中,这一时期的题材多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85思潮”之际,胡朝阳找到了艺术创造的另一契机,成为其中的先锋之一。年轻人的热情与大胆创新,包容各方文化的意识,让他总有先人一步打破常规的念头。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与妻子王白焦共同创作了装置艺术。对于提倡回归架上艺术的今天来说,装置甚至有些多余。然而在80年代的中国,却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艺术。《丢弃的梦》《干脆Л/2=Φ》《幽蓝》等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声。这些作品构成性强,却给人轻音乐般的感受,又如诗书画意般的精致而又意味深远,带有形而上的意味。这些作品的展出,在湖北甚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艺术家打破油画材质的局限转向另一种对精神观念的关注与自由的纯粹表达,引起了人们的议论与关注。

藝术家的创作总是流露着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情感体会。1991年的陕北之行为胡朝阳的艺术创作打开了另一扇窗,并且从此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生命力——个性化的绘画语言。这一新的发现也奠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题材与绘画精神,于是自觉地追求本土文化色彩,将艺术的创造性建立在精神性的高度上,成了他不断的探索与追求。在他的以陕北为题材的作品中,黄土地、黄河水、窑洞、北方的人、动物是他画面司空见惯的表现符号。这些有特征的图式符号被他赋予无穷的生命力,成为沉稳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可感可悟又不可言说的精神。特别是对于北方人,胡朝阳有他自己的看法:“北方人是最容易满足的,特别是北方的农民,他们只求精神愉悦,自给自足。”于是他的画面对于北方农民的表达总是轻松欢乐的。这在他的作品《红柿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而他所描绘的动物甚至也被赋予北方人的秉性,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跃于画面。他以马为图式符号的存在,形成了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潜藏着精神实质。随后猫的图式的出现,是艺术家对于此种表征的顿悟,也说明了他对于表征性符号的重视。这种抽象的艺术张力,对于黄土精神的即兴诠释与自我的艺术表达,也让我们窥见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风。

题材上的延续,对于艺术本身与精神内涵本身的思考让胡朝阳的作品又有着几种创作风格与手法的改变。他的90年代初期的一些作品颜色单薄,属冷静的灰色系列,低调而稳重,笔法有如皴擦式的渲染。这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冷静沉思的风格,在不动声色中传达最坚实、厚重的黄土精神。如《三头牛》中,淡淡的浅黄色的调子里,线条的虚实勾勒中,对于牛眼睛的简单刻画却将牛憨厚、不羁的性格塑造得逼真细微。艺术创作中对于东方文化的再认识让他采取了另外一种创作风格来反映自己的情感。在作品《青玉米》中,用色略为浓重,冷暖对比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简洁、朴实,更接近于表现,具有明显的陕北意味。作者不求刻意的刻画,只是通过心中的色彩去描绘陕北的人和事,表达自我感受。而他在1995年所作的《世纪末日——和平崇拜》却反映了他不拘泥于文人情结的表达,画家切入当下现实,关注社会生存状况、人类命运以及社会抉择的心态。冰河时期的恐龙、西北虔诚的藏人、快乐的小孩、工业文明的“副”产物——导弹,画家将它们放置于同一时间与空间的画布上,却又隔离开来,留下观者的选择。这之后的作品,颜色更趋于明快,色彩更饱和厚重,笔法上也更为大气自由。他试图用更厚实的绘画语言来诠释他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这种艺术风格的转变与图式符号的运用在他笔下马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他喜欢以对动物的理解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把动物赋予人的灵气。他的马一直在寻求某种精神而并非外行的酷似。于共性中存个性。

作品《秦风》中,略带抽象变形的造型,略带灰色的基调,头颅的相对硕大与马腿的细小更显美的力度。马的造型带有立体主义的手法,笔触却有国画的意味。马身下的阴影非写实亦非写意,这种对投影的处理是作者以个人经验取代空间形态的客观显现。整体形象的似与不似与马们神情的若有所思和谐统一,耐人寻味。《品马系列之2》则摆脱了其传统的国画用线,通过笔触的动势,用艳丽及富于肌理的色彩传神达意。《品马3号》中整个画面橘红的基调,给人热烈的感觉,传达出积极的黄土精神。他的画多采用居中正面构图,给人稳重之感,这是他画的特性,倔强又理性。然而画面中丰富多彩的肌理语言,或动、或静、或诉说,在对比中和谐存在。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作者更能放逸笔墨,着眼于形、色、笔触的自由摆动。正如画家自己所说:“技术与形式已经成了随创作思维闪动而变化的自由表达,在综合多样的变化中体现出平静随机的心态。”

对于风格的转变胡朝阳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任何艺术都是不断成熟的过程,他毫不否认任何学习与借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就像他喜欢看书,喜欢研究。他的作品是他艺术过程与思想成熟带来的思想叠加。他热衷于陕北题材的绘画,然而所关注的决不囿于一面或另一面,他的多方面的艺术关照透出他思想与智慧的光泽。他的绘画图式是马,关于马的创作有几十幅,却是不断追求抽象中的更为完美的艺术显现。

胡朝阳的画是理性而冷静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饱满的时代精神和真诚的个性创造。在生活中,他总能敏捷地找到灵感,运用恰当而独到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感受。他虽说自己是个不善观察生活的人,但他是在用心生活着。他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在理性中自由地抒发感情。他的画也告诉我们,他是个东方文化的忠守者。

猜你喜欢
笔触图式朝阳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迎朝阳
艺术之春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拥挤豆豆林
不许耍赖
梵高:笔触与激情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圆周上的有理点
朝阳创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