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及其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8-11-15 07:29李艳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程溃疡

李艳瑞

(洮南市人民医院,吉林洮南 137100)

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如血糖控制不佳,可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足部是糖尿病复杂靶器官,糖尿病足发病机制较为复杂[1],主要与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机械压力较高有关,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感染坏死,可致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系统破坏及畸形,常因感染发生溃疡、坏疽而截肢,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应给予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凝、抗感染、局部清创、物理治疗等综合措施,积极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和降低致残率。为此,该研究随机选择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二甲双胍及其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有糖尿病足的相应临床表现,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为29:16;年龄在32~75岁之间,中位年龄54.0岁;糖尿病病程在3~11年之间,中位病程6.0年;糖尿病足病程在3~24个月之间,中位病程16.0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为30∶15;年龄在33~77岁之间,中位年龄56.0岁;糖尿病病程在4~11年之间,中位病程6.5年;病程在4~30个月之间,中位病程17.5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病程中位数以及治疗前反映血糖指标的均数等混杂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1)药物治疗。应用二甲双胍控制患者的血糖,应用凯时、山莨菪碱+盐酸普鲁卡因、川芎嗪等改善微循环,应用弥可保等改善神经功能,应用硫辛酸抗氧化,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应用有效抗菌素抗感染。(2)创面局部处理。适时清创,双氧水浸泡,敷料保护。切除溃疡及溃疡下骨性突出物,祛除死骨或感染部分,根据患者实际采用不同措施减轻压力;受累关节复位及融合术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皮肤移植术主要用于皮损面积较大的足部溃疡。糖尿病足V级患者血管完全闭塞或严重感染保守治疗无效且危及生命者,可行截肢。(3)物理治疗。为促进伤口愈合,应用微波或脉冲短波治疗患肢局部,配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溃疡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同是二甲双胍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进行降糖治疗。皮下注射,起始量晨和晚各10 U/d,严密监测血糖,如未出现低血糖反应,早、晚可增加剂量至35 U/d和30 U/d。在治疗期间,患者均遵医嘱对足部进行护理[2]。

1.3 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时,按照以下标准判定疗效[3]:(1)痊愈是指患者治疗后肢体无麻木、足部完全愈合且明显改善肢体血流图;(2)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明显减弱、足部愈合在2/3以上、明显改善肢体血流图;(3)有效是指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有所减弱、足部愈合在1/3以上、改善肢体血流图;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不符合以上标准或病情恶化。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在适宜范围,但观察组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

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判定的疗效结果为:对照组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见表 1。

表1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观察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较难治愈。其主要危险因素是血管病变、损伤并感染等,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血管病变,在继发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的疾病,病情严重,临床特点是慢性、全身性和进行性[4],有糖尿病“三多一少”典型和非典型表现以及足局部溃烂、感染坏死等临床症状,可累及患者多种脏器及系统,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糖尿病足,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按Wagner法[5]可将糖尿病足分为6级:0级是指患者存在发生溃疡的危险因素;Ⅰ级是指患者足部皮肤表面溃疡,但无感染表现,溃疡好发于跟部、底部等足突出部位,溃疡多被胼胝包围;Ⅱ级是指患者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Ⅲ级是指患者的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髓炎;Ⅳ级是指患者出现缺血性溃疡和坏疽,常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且疼痛不严重,感染存在于坏死组织表面;Ⅴ级是指患者足部出现广泛而严重的坏疽,病变变化较快。

早期防治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其基本措施包括:检查双足1次/d,步行运动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每晚用温水浸泡双脚,冬天注意足部保暖。避免足部损伤很关键,选择轻巧柔软、前头宽大的鞋子;袜子以弹性、透气性好的棉毛质地为宜;修剪指甲不可太短,应与脚趾平齐;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应早期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因为一般来说处于Ⅱ、Ⅲ级时治疗具有较高的痊愈率,处于Ⅳ和Ⅴ级时治疗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应早期、足量、高效、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于合并感染的患者,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治疗时,为促进创面尽快愈合,应及时清创以去除坏死组织,刺激创面释放生长因子;机械压力、神经病变、持续高血糖和免疫力低下等可加重糖尿病足病情,为创设创口愈合条件并促进愈合速度,应进行创面外敷,加用促进愈合药物,同时联合应用清创、促进愈合药物和应用敏感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6]。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多适用于处理足部皮肤破溃清创后创面,一般联合应用真空敷料。高压氧治疗可使血管收缩加速,局部组织水肿得到缓解,刺激局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溃疡和坏疽局部创面和皮肤的愈合。血小板生长因子能使溃疡和坏疽局部生成组织细胞和新生血管,促进再生修复速度和过程。达到IV级和V级的糖尿病足患者可能并发骨髓炎、败血症等病症,常规治疗措施不能完全治愈,建议选择合适平面截肢。

配合物理治疗,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强组织营养,加速炎症和水肿的消散,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功能,提高身体抗菌能力,促进组织进一步修复。利用紫外线消炎,小剂量紫外线能促进伤口愈合,其机理在于刺激细胞分裂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对截肢患者物理疗法可加速伤口的愈合。

在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血糖的控制,这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二甲双胍是口服类降血糖药物,与胰岛素合用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但治疗糖尿病足效果不甚理想。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是一种人胰岛素,可以弥补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所需要的胰岛素,快速降低和稳定血糖,在糖尿病足治疗中效果显著。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时,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减少下肢因血管病变而出现的内皮损伤,更好的控制糖尿病足的发展。

该研究随机选择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二甲双胍及其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适宜范围,但观察组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判定的疗效结果为:对照组患者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痊愈27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应用二甲双胍与联合应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后者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病程溃疡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