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点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之路”

2018-11-15 11:12韩英彤
中国外汇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小微融资成本

文/本刊记者 韩英彤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银行业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愿望和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之路仍举步维艰。为此,《中国外汇》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他认为,小微企业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都偏高,如何将小微企业的风险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是小微金融服务关注的核心。在需求层面上,如何更好地改变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重要命题。

曾刚

中国外汇::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如何破解?您有哪些发展思路?

曾刚:小微企业是有其自身需求和特点的。首先,小微企业的风险相对较高,其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其次,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也较为有限,当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时,小微企业较难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再次,小微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并不是十分友好。近期对小微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环保问题,一些地区甚至对出现环保问题的企业实现“一刀切”,不予明确具体的整改期就直接关停。这些政策风险实际上是阻碍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商业性金融如银行会考虑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收回收益,但小微企业的风险确实超出了银行风险可控的范围,这才是小微金融难点的最为核心部分。在需求层面上,如何更好地改变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重要命题。这其中涉及到综合的政策,如行政成本、环境成本、税收成本以及小微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等。如果能改善上述问题,就能降低小微企业破产倒闭的概率。实际上,这些均是阻碍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重要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是高于资金成本的。这时如果只单方面去降低资金成本,是解决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因此,如何将风险成本降低,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在金融层面上如何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资金成本,一方面需要央行给予支持,让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并将市场利率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另一方面,则要将层层加码的融资链条尽可能简化,将这部分成本尽可能降低。

对于降低风险成本,一方面要通过信息收集更好地获取小微企业的征信情况,将小微企业的风险准确地评估出来,以降低其风险成本。而基于数据对小微企业进行更为精准的风险防控,则可以将坏的客户筛选出去,从而更大程度上降低小微企业的风险成本。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担,即风险分担机制的介入。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成立了融资担保基金,国家层面也有融资担保基金,如今年7月刚成立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其今后三年可累计支持相关担保贷款约5000亿元。这种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的建立,将可以有效降低商业性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更好地对小微企业进行金融支持。

另外,对于现行的产业链开展一定模式的业务创新,也可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如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都是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展开合作,对上下游企业展开授信或者进行信用评估,从而达到风险有效控制的目的。

中国外汇::我国金融机构做“小微金融”,面临哪些难点?亟需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BIM主要是指建筑信息模型,近几年,BIM技术在建筑行业设计、建造、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依托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模型,实现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全方位与多元化。另外,BIM技术是事前模拟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及运维方面意义重大,可以通过预测的方式得出其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方案,提高质量,创造更大的价值[2]。

曾刚: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虽然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但由于长期从事商业性业务,加之风险厌恶程度较高,较新兴金融机构,传统银行在开展小微金融时仍面临不少障碍。一是金融理念相对滞后。由于小微金融业务风险大,市场拓展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难实现商业的可持续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传统银行缺少动力进行有效的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从而制约了传统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随着近年来金融竞争的加剧,这一情况才有所改观。二是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服务网点和分支代理机构上的劣势让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信息了解不够,无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价,容易出现较高的不良资产风险。三是交易成本偏高。与新兴金融机构相比,传统银行可能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管理成本上。其一,物理网点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其二,人力成本偏高;其三,对金融科技应用的滞后导致其运营成本偏高。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还面临运营成本偏高的问题。小微企业“量多、额小、面广、分散”,具有区域性、周期性、多样性等特点。信贷流程都是相同的,但小微企业相较于大企业维护成本就会较高,风险成本也会很高,银行会面临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为了对上述阻碍小微金融发展的问题进行突破,一方面需要在风险管控方面提供更好的方法。降低风险成本,要广泛收集数据,采用线下、线上、线下+线上的模式,尽可能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有效进行风险控制。第二方面就是要降低运营成本。当前数字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大数据、通过网络收集数据进行客户分析,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政府还需进行政策介入,承担必要的扶持工作。政府要积极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如融资担保机制等,来撬动商业银行更好地助力小微金融。第三方面则是监管政策方面的系统化。现在我国有不少支持小微金融发展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因素。未来,只有对相关政策进行整合,并在监管层面上进行引导,如可以适度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在风险权重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豁免资本等,才能更好地助力小微金融的有效发展。

中国外汇::互联网金融也可以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您建议银行如何发展互联网金融来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曾刚:随着小微企业的经营逐步走向互联网化——数据化,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出现了新的机遇,一方面需求普惠性特点更明确,长尾客户价值显现;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小微金融业务收益覆盖“成本”与“风险”问题更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及紧迫性。因此,商业银行应主动适应新经济、新金融的发展趋势,加快金融科技(Fintech)在小微企业金融上的运用,运用互联网、数字化的相关手段,重点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之路。

通过互联网收集小微企业的数据成本很低,且准确性很高,并能通过业主的资金流水情况,预估其未来的资金借贷需求,预测小微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甚至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资金收付情况,预估其未来贸易融资的体量,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对小微企业的全方位金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满足。目前,主要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网络贷款产品,相较于传统人力资源密集的小微信贷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将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关于服务小微企业的核心着力点,一是建议商业银行注重场景平台的搭建,能够通过不同场景不断获取相应数据;二是注重大数据本身的积累,能够通过数据的积累来勾勒出小微企业业主的风险点;三是注重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等,将银行的高效率与小微企业的需求进行匹配。

中国外汇::小微金融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

曾刚:我们需要对当前经济结构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规范,将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进行缓解,而不是试图彻底解决。当一味追求彻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时,就会引发相应的信用问题。而彻底解决问题的代价一定是非常高的,会导致金融风险暴露并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对于当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很多银行机构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努力了。建行等国有银行成立普惠金融业务部并发力特色业务、泰隆银行等商业银行立足本地开拓特色信贷业务,网商银行等则立足线上收集数据进行针对性授信,这些实际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经处于缓解的过程当中。

小微金融未来的发展空间必然是很广阔的。一方面,小微金融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到市场当中去;另一方面,未来小微金融的发展,需要把握一个发展的度,即要保持小微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通过各种业务创新、模式创新等,实现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将是小微金融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方式。

猜你喜欢
小微融资成本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融资
融资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借款人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重在强身健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