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航
九江市都昌县大树中心小学
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本就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汉字也是非常独特的,汉字的发展也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的结晶,是对文化的传承。继承和发扬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目前,小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基本以古诗文为主。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是那么透彻,有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进行诗歌鉴赏时,会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致使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出现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还是有所欠缺的,而且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不注重文字传情达意,不注重文化素养的教育。所以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习传统中华文化的基础。学好汉字,是学好古诗文的前提。我们都知道,人处于1-13岁年龄段时记忆力普遍非常强,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提高学生们的识字能力与书写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做好积累。在小学学生眼里,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老师要注重自身对于汉字的运用与书写,漂亮的板书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
学习古诗歌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古诗歌中的句子是非常有魅力的,它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抱负。古时文人通过吟诗作赋,表达自身情感。在现代教育中,非常注重对于古时优秀诗歌的传承。学习古诗歌,朗诵千古名篇,对于处于初步写作阶段的小学学生来讲有很大的帮助,恰当的引用能够有效提升写作的流畅性与作品的魅力。针对小学年龄段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解决实际,根据不同的情况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理解。例如借助多媒体手段对诗歌中的场景、情境进行再现,使学生们能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提升古诗歌的理解效果。
对古文的阅读与学习可以增加我们语言的积累,情感的表达。诵读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学习方式。诵读并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反复的朗读,熟悉文章,理解其表达的情意,然后加入情感,这才是诵读。而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这一过程,对诵读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指导,提醒同学们诵读时的情感表达。这样听起来,才能让人为之动容。老师也可以通过举行,速度比赛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熟悉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看看谁做得比较好。这样不仅可以使同学们的诵读的能力提高,更使他们有兴趣学习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在案例的选取上要简单易懂,降低学生们理解的困难程度,蕴含传统民俗。在诗词的选取上,让小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对意境、情怀、情感的抒发。如在《梅》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表面上写的是梅花不畏严寒,在角落里独自开放,实际上是暗喻自己高洁的人格,不得志的自己与梅花何其相似,看似在写物,实质上是作者意志的表达与感情的抒发。简单的十个字就表达出了作者情怀,通过案例分析,多引导小学生们思想,让学生们学会欣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赏析传统诗歌的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在教学中,要注意熏陶学生,鼓励学生运用传统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课堂上的渗透,让学生在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特别是在写作中,可以为自己的文章加分。传统文化包括:格言、成语,诗词等。在教授过程中,要注重讲解,如在讲解成语时,讲解成语意思,对已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着重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情景模式的导入。在学习中可以穿插一些传统娱乐方式,如少数民族的竹竿舞,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风采。
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有意义,且有典故的节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活动,不仅能吸引学会生们的兴趣,也可以巩固课堂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不断的继承与发扬的。传承中华文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责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语文的教育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早的接触到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更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学生们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