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2018-11-15 03:25:03徐洪亮龙泉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系统结构党员建设

■徐洪亮/龙泉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与普通数据相比具有“4V”特征,即大 量 (Volume)、快 速 (Velocity)、快 速(Velocity)、价值 (Value)。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应该在党建中引入大数据思维,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探索党建创新的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将党的中心工作与大数据、党建有机结合,在党建工作中运用大数据的运行、分析、挖掘去发现问题、寻找根源、解决问题,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实现从封闭向开放、从传统向现代、从单向向互动的转变,构建“大数据”和党建向“大数据+党建” 的转变。“大数据+党建”是在党领导下基本原则是以服务好人民群众,在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为导向的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

“大数据+党建” 革命性的构建出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服务的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党建服务水平,但现阶段“大数据+党建”工作还存在的以下几个不足有待提高。

(1)认识不够到位,运转不够顺畅。随着“大数据+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各级政府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工作的目标也一直在动态的调整。一些部门对“大数据+党建”的认识不够透彻,重视有待加强。“大数据+党建” 工作涉及的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协调难度大,容易碰到堵点、难点,能力不足的人员不能快速有效处置问题。

(2)数据共享不够全面。数据不共享问题突出,上级与下级之间尚有党建数据壁垒未打通,查阅党建数据存在困难。这样就违背了对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初衷,长期如此则对“大数据+党建”推进非常不利。为此呼吁尽快完成统一建设包含各级政府党建职能的统一数据平台,并建设良好的网络连接,实现完全的让数据多跑路,让党建更高效。

(3)系统结构不合理,软件不够完善。党建数据平台系统结构缺少顶层设计,系统结构不合理。数据平台系统结构,没有统一规划,导致省、市数据平台选用不同厂商的系统软件,不能很好整合,导致系统软件打架,增加了许多系统衔接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系统软件运行卡顿严重,没有实现实时性,虽然实现“大数据+党建”,但这样的“大数据+党建”没有真正让党员群众满意。党建软件瑕疵较多,诸多的软件设计、使用问题,需要在后期不断使用、运行磨合中改进完善。

“大数据+党建”应该顺应现代科技潮流,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科学化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我党党建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主动应对时代变迁的自我转型和自我革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1)领导重视,保障充分。“大数据+党建”工作中,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领导的亲和力,为“大数据+党建”工作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各组织部门积极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具体负责人做好具体业务工作,为“大数据+党建”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基层保障。通过努力,全方位提升党建服务水平。

(2)现实与网络的融合,优势互补。通过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智慧党务平台、智慧党建地图等系统,将大数据和党建的融合,把传统的、现实生活中的党建做法,有效地转变为党建网络系统和应用,充分弥补当前形势下党建工作无法触及到的地方和领域。运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具体分析大数据中的党员、群众的各类信息,以大数据挖掘用分析结果指导党建工作,实现大数据与党建互补,形成大数据与党建上下点面的融合,从而达到党建与网络、党建与移动终端、党建与互动电视等的融合,从而促进“大数据+党建”工作的革命和创新。

(3)建设党建云平台、实现大数据共享。建设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党建云平台。将党、政府和社会各方链接、优化集成在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党建云平台上,通过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信息统筹、定向传输。对相关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生活、工作进行无纸化全程纪录,并对可能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评价和测算,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时监督并防治。在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透明化党建云平台上,实现网络呈现和电子化监督。

“大数据+党建”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党建工作重新构建和创新的党建工作模式。是党建工作主动应对时代变迁的自我转型和自我革新的成果。是十九大提出的党要管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党的建设工程。应加快统一的党建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计算服务和应用能力建设、加速大数据分析和利用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对党建思路、模式和能力等方面的创新。当然,大数据背景下党建工作创新作为一项社会管理创新,除技术条件外,不可避免地还要受到文化、制度、结构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只有正视并消除这些因素的制约,才能使“大数据+党建”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并且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王保彦 .“互联网 +党建”“智慧党建”的多维解析[J].理论与现代化 ,2017(03):31~37.

[2]吴 丹 丹 .“互 联 网 +”时 代 创 新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 ,2016(06):73~78.

猜你喜欢
系统结构党员建设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结构及日常维护技术研究
考虑助力器动力学的舵系统结构非线性颤振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