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全日制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从而达到精准对接。为此高职院校开展了新型的职业教育探索之路,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企业岗位空缺大的窘困。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形式。是一种基于当前深度校企联合培养的育人模式,将企业的需求同学校的课程相互结合,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有效的将企业培养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真正做到双主体、双身份、双场所教学。
“现代学徒制”双主体,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通过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突出企业主体在职业技能上的培养,学校主体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体双方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的资源上整合了企业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加强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教学队伍能力的提升,由传统的、单一的师资队伍向现代化、多元化的混合型师资队伍转变。
“现代学徒制”双重身份是指学生既是学徒,也是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下,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学习,一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素质教育。在企业以学徒的身份,由企业师傅带领按照企业的制度规范来进行技能学习,真实的融入企业的工作情境中去;在学校则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相关制度规定的内容学习并通过考核,实现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双重管理,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
“现代学徒制”双场所是指学生的教学情境是学校和企业,企业的设备是市场比较前沿的技术设备,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工作,能够快速的掌握最新的技术设备,同时也能够真实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深入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从而实现专业设置同职业岗位的精准对接。
现代学徒制课程结构是遵循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来构建,以动漫专业岗位需求为例,动漫类的岗位有动漫形象设计、场景设计、二维动画制作、三维模型制作、灯光材质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片剪辑、影视后期合成等岗位,不同的岗位所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不同,如动漫形象设计的职业岗位能力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较高的文化修养、深厚的绘画功底、对人体结构和生物体结构有较全面的认识等,对职业岗位需求能力的分析从而归纳出代表性的工作任务。
代表性工作任务是实践专家经历的、案例性的具体任务,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完成它能够提高工作能力,并且具有普遍性、个人职业发展经历中的重要性、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具体性。如动漫专业岗位中影视后期合成岗位,通过对一线的设计师或工程师的调研可以得到该岗位所必须的工作技能和具体任务是需要具备对色彩的调色、熟练运用后期软件、独立完成后期合成和特效制作、完成对片头片尾的设计制作等工作任务,归纳出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软件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加特效,加文字并为影片制作声音等。
典型性工作任务是指某一职业反映某一类工作特征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具体工作领域,简而言之,就是特定职业的一类工作任务。与代表性工作任务相关联又存在区别。传统方式师傅带徒弟学习技能,更多的是手把手的传授,缺少系统的沟通和讲授。而现代学徒制的课程设计更多的是将一线的企业专家的经历和具体任务归纳出共性的代表性工作任务,这些代表性工作任务不能直接被用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所以必须对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而形成典型性工作任务,这些典型性工作任务就构成了各专业的课程。如动漫形象设计岗位,通过企业实践专家的具体工作任务所形成的代表性工作任务绘制《水浒足球》中皮球弹跳中间帧、《小糊涂神》中小宝奔跑中间帧、《神雕侠侣》中老鹰飞翔中间帧、《小虎还乡》中老虎奔跑中间帧这些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为典型性工作任务形成的课程《动画绘制》课程,这样既满足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也实现了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达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现代学徒制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五个方面对接的课程体系。使企业、学校联合育人,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做到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汪洋,周向阳,林清辉.高职土建类专业“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12).
[3]田茂松,李丽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设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