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璇/南通理工学院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总体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全面、综合性的素养和能力也日益提高。因此,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做好专业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职业素养,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的有力保证。
在高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上,多数仍是以“大锅饭”的形式,对于职业表述、职业要求、职业发展等,都以较为笼统的概括为主,该课程适用于各专业,因此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性并不明确。
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为例,通过调查发现,超过85%的同学认为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今后的就业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今后就业岗位中对于职业素养的要求,仅有不超过10%的同学有所了解。
当前部分院校,仍未对职业素养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联系不密切,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联系不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提升自身职业修养的被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在工作岗位中职业素养缺失的学生,往往在学校体制中也缺乏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意识。因此,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让学生也投入其中,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高尚的理想信念的感染,从而为自觉接受职业素养规范打下基础。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专业的、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打造学生成为一个个合格的准职业人的保证。专业的师资队伍无疑也在时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正确理解起到潜移默化的关键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应不断了解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及趋势,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果仅仅依托于学校层面的学习,是脱离了职业环境的,也是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原则的。
深入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既能为企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又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学生是否能提升职业素养,关键要调动其自身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旦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职业素养教育不能被孤立地作为大学期间某一年级或某一阶段开设的课程,它应该被列入各年级、各学期、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是常态化地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
学生刚入学初期,职业素养教育能激发他们未来的学习兴趣,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始大学之旅;到大学中期,职业素养教育对于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到大学后期,结合一定的专业实践课程及社会实践经验,在职业素养教育中中,学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的状态,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最终实现达到行业专业水准为目标。
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还体现在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及其他课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不同的职业素养教育融合于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践课程的局面。
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比较传统的本科院校,侧重点在于“应用”,因此,应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让在校学生了解未来从事的岗位,提前在实践中形成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在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形成一定的规范,占领了大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
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既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正确的服务理念和投身实践的先进精神传递给社会,彰显当代大学生的风貌和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也有利于了解各行各业的现实状况,自觉将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对自身的要求中,自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修养。
校企合作是应用性本科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员工可以进校进行继续教育,提升整体素质,也可以为师生带来专业领域发展最前沿的分享。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进入企业参观、实习,把书面知识具象化,增强就业自信心。
同时,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建设应以“双师型”为导向,教师既是能从事专业工作的优秀员工,又是能教授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校企合作的模式,使教师既能保持自身学识的专业性和理论知识的广泛性,又有在企业学习、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能使自己具备足够的职业修养,也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到企业文化、职业要求。
大学生实习期是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作为职业人步入社会的启蒙阶段,也是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初步检验阶段。
在实习期的大学生,具有学生和职业人的双重身份,此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保持优秀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首先,作为教育者,应十分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其次,在实习期间,教育者应亲临现场,了解学生适应的状况,不断强化职业素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主工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在实习中不断探索职业、追求成就感的乐趣。
通过实习期的强化,职业素养会化作一股内在的动力,渗透进实习中,根植于经历过实习的学生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知识,要对其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才能把知识学好。
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培养职业素养能力而言,首先,高校工作者应注重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后实践活动中,高校工作者应避免填鸭式教学,可通过学生自主组织课题讨论、自主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独立面对问题,促进自觉主动意识的培养。
其次,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可将优秀毕业生代表树立为身边的榜样,邀请优秀代表返校宣讲成功事迹,激发学生主动培养优良职业素养的动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仍然是一个有待不断探索的领域,不仅要依托于正确的方针导向,还应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将职业素养培养常态化,在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培养适应各行各业岗位需求的职业人,更要培养出弘扬民族精神、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建莉.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讨论[J].探索与实践,2013(02).
[2]杨浩,鲁德平,杨世芳.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化工,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