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章强/海口经济学院
过去几年,全国兴起了大规模的网络课程,从最早的在线慕课再到后来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在线教育。这些互联网课程技术主要以微视频流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技术手段。时至今日,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也会跟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发展机遇和变革。“云课程”这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北大青鸟教育云课堂”、“网易云课堂”、“iPad课堂”等“互联网+教育”平台逐步出现。通过整合云技术和教育资源,将课程资源互联网化,并以“思维可视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互动教学、虚拟情景化教学,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
美国微策略公司董事长迈克尔.塞勒曾认为:“随着智能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纸质教材只有死路一条……平板电脑包含了教育以及和它相关的内容,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教育技术。[1]”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过于偏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可能被平板电脑一统天下,纸质教材和教案也不会被平板电脑所完全取代。但这一观点也提醒我们,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课程形态会受到技术的影响。正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也会革新。
慕课微课后时代课程的变革应该是基于互联网课程技术与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相融合的一场革命。在现在微视频技术教学的基础上融入非线性互动课件、数据保存、在线辅导解答、在线成绩评定等技术的云课程模式。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下,课件也会从传统课件形式向互联网共享课件、VR互动虚拟课件、思维可视智能化教学软件发展。云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领域的变化,例如:网络课程、视频共享课、电子教材、虚拟课堂、远程同步教学、学科资源中心等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课程与教学的形式变化。
云课程以云平台作为课程的载体,完成课程资源的数据化整合与共享。它以育人为目的,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和差异化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形态。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方式构建新的教育方式,是未来教学主体单位和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
云课程整体反映出整合性、可选性、共享化、智能化等特点。传统教育教学形式下,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师传授知识来完成学习。通过课程资源的选择,同样可以再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网络云端课程的学习,而且不限制时间和地点。互联网课程资源的集合,让大家对学习内容有可选择性。评价高的课程资源自然可以广泛的被使用。这种共享资源、分享知识的做法能够实现不同地域的公平化学习,能够实现因材施教。
云课程的出现将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它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层面:(1)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推动学校课程变革。课程资源的平台共享,可以减少教育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丰富教育资源种类与数量。(2)促进教育的公平性,缩小城市与农村、东西部地区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在加大云课程设施设备的投入,保障教育公平。(3)协调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发展,云课程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成为可能。(4)整合课程内容与形式,可以不断的丰富课程的内涵。让课程内容可持续发展。
在坚信云课程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进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任何一样技术的运用都会存在不足与问题。只有直面这些问题,不断更新和解决才能推动它的发展。
云课程作为一种新兴课程形态,它的概念和理论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云课程的开发需要整体的策划,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属性确定是否合适进行课程开发。
云技术运用的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课程的选择录制也并不可能只有微视频那么简单。还需要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对云课程的使用进行学习和普及。
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知晓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及潜力。云课程平台化的教学,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设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和进度,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云课程的使用并不是让老师从教学中完全解放出来,把教学和学习交给平台和学生。如果学生完全远离老师和同学,形成自我封闭的学习模式,势必会与社会和人群脱节,产生更加严重的个人问题。
此外,云课程还会存在课程制作标准、课程质量如果评价实施等问题。它的普及还需要一个大环境,那就是云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支持。云课程的发展和推广不是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为目的,两者在将来会出现分工合理、相互影响,并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北光.“云课程”时代体育课教学方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