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奇
丹阳市吕城镇党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实施“1+3”工程,将党的建设、党的引领融入乡村振兴方方面面,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5月的‘五事联动’主题党日,大家为困难群众贺荣清家捐款29785元,受到了镇党委和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各支部本月的突出贡献分均增加2分,管家支部组织党员修剪了行道树,东村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义务巡河,各再增加1分。”丹阳市吕城镇河北村党委书记庄国兴在党员大会上向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公开第一季度村党委评定各支部积分情况。
乡村振兴只有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才能落得实、推得快。吕城镇党委围绕战略总要求,实施“1+3”工程,将党的建设、党的引领融入乡村振兴方方面面,落细落小,从严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收到良好效果。
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基础,支部积分制管理为抓手,该镇党委建立起一套指导性强、操作性好的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生活落实更加严格的基础上,支部立足岗位、行业纷纷开展创新工作。运河村惠济支部组织党员清理荒地、植树造林,水利站支部走进学校宣传河长制和节约用水,丹毛生产技术支部围绕节能降耗开展技术革新、创新攻关。
党务业务“两张皮”始终是困扰非公党建和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严重现象,如何跳出“就党务做党务,完成任务做党务”的怪圈始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各支部明确了党建组织员、党建指导员;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从属,组建行业协会支部;在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家中设立“党员微家”;建立“非公企业党群综合体”,有效构建“10分钟红色工作生活圈”,使党的组织、红色阵地更加完善。
党建融入,就要把党的宗旨、主张融入党员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方方面面。挂牌党员之家、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志愿责任区,亮出党员身份;开展《小微安家记》等微党课、微故事,丰富学习内容,专题研讨、分享交流、志愿服务、调查研究,拓展组织生活内涵。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欢迎百姓满意是评价党建工作的最高标准。“2012年,在政策感召下,我们农场作为镇江首批、丹阳首家农场筹资成立。近年来,农场设施不断完善、技术不断进步、产量不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家庭农场主姜爱芬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
符爱芬党建创新工作室、水利站党员先锋示范岗、花龙村党员保洁责任区,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不能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一直以来,该镇党委始终坚持引导支部落实发展责任,发挥党员效能,让党员形象在群众中闪光,让支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