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施仪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客家方言中的“嫲”和“妹”作为区别于其他方言地区的独特性用词,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高且日常的人称称谓。不同于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那样,它们在各自特定的客家语义生活环境下有着显著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则彰显了客家地区别样的文化风情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下文将围绕“嫲”和“妹”在客家地区日常使用的方法及其蕴含的含义分别进行简要阐述。
客家方言中的“嫲”(读作má),本指雌性动物,由于客家人习惯用人名和动物名表示性别,“嫲”渐渐具有性别标记的色彩,用在各种指称女性的词上。人们常将“嫲”放在被表示事物名称的后尾。将“嫲”加在动物词尾,表示其为雌性;加在人名词尾,则表示为女性。在不同事物类别之后的“嫲”,与之对应有不同的用法。
“嫲”加在名词性语素后构成了名词。如客家话中将母猪称为“猪嫲”,“牛嫲”“鸡嫲”“鸭嫲”则表示母牛、母鸡和母鸭。当“嫲”表示人的称谓时,有几种特殊用法。“嫲”附着于女性的人名之后,表示其昵称“嫲”还常与“阿”(“阿”附着于人名之前)一同表示亲昵的称谓。如“阿芳嫲”“阿红嫲”。与“嫲”对应,客家人称呼男性则用“牯”,如“阿明牯”。
当“嫲”作为普通名词性语素的后缀时,则表示一般事物的名称。这时的“嫲”往往增加了“粗、大”的附加意义。由于“嫲”对应的是母性,因而引申出“粗大”的附加义。例如:“勺嫲(大水瓢)、刀嫲(大菜刀)、索嫲(粗绳)”等。但客家日常生活用语中也有用“嫲”表达不带附加意义的词汇的,如“嘴嫲(嘴巴)、舌嫲(舌头)”等。以及一些客家人日常习惯称呼的物都常涉及“嫲”。如“猪嫲菜”(番薯叶)等。
“嫲”在充当称谓的使用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古时候人们对行为不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女性均用“嫲”来指称。如人们常用“老举嫲”来称呼妓女,用“懒尸嫲”批评懒妇,用“癫嫲”称呼疯婆子等。将“嫲”附着在形容词和形容词性语素后,构造出了各种意义和感情色彩不同的女性称呼,而这类女性称呼往往带有一定贬义。
由于“嫲”本身带有一定针对女性的性别标记,在使用时通常与客家方言中的另外一个带有针对男性性别标记的字——“公”一同出现使用。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雌性动物“鸡嫲”“鸭嫲”“虾嫲”,若称为雄性时则为“鸡公”“鸭公”“虾公”。而对一些物体的称呼相对于“嫲”也用“公”来表示,如“碗公”“鼻公”等。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客家方言中许多事物都有极强的性别取向的区分。
“妹” 作为客家话中的常用词在今天仍保留着古代的一些用法。在客家话里,“妹”的性别界定还未完全被女性占据,有时候男性也可用“妹”指称,如“阿妹”。
“阿妹”是客家人对晚辈常用的昵称,无论男女,小时候都被自己的父母和其他长辈亲切地唤做“阿妹”,即便长大成人,他们依旧会用“阿妹”来称呼孩子。“阿妹”也用于情侣间男子对女子的爱称,与“阿哥”相对,表现出客家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在客家山歌里尤其常见。
在用法方面,“妹”和“嫲”大致相同。人们用“阿”和“嫲”可组成对对象亲昵的称谓,如上文的“阿红嫲”和“阿芳嫲”。“妹”则常和“阿”一起构成特定称谓,如“阿红妹”“阿芳妹”等。相比直呼其名,“妹”和“嫲”显得更加亲昵。但在用二字进行称呼时,感情色彩有所差别。“妹”因本身亲近平和的感情因素,适用于长辈对晚辈或平辈之间。“嫲”则不同,若非使用于亲近之人,往往显得不礼貌。比如,同样是哭泣着的女孩,客家方言里可称呼为“叫吱妹”也可以是“叫吱嫲”,不同的是前者的称呼饱含关切和怜爱之情,后者却透露着嘲笑之感,这与“嫲”字本身带有的贬义有关。
“妹”表达的含义还有许多。“妹”可指女儿,如“妹欸”。也指“妹妹”,如“细阿妹”“老妹”;还可指年轻女性,如“细妹”“靓妹”等。尽管都指女性,“妹诶”和“细妹”还是有所区别。前者有“女性”之意,如人们经常会说生了个“妹诶”,意思是生了个女婴,因此“妹诶”程度上更强调性别。后者一般用于对儿童、年轻女孩子的称呼,强调年龄。此外,客家还有“花囤妹”“驳脚妹”“等郎妹”等一些特殊女性称呼,这三者都是对不同女性的指称,而在现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常见了。
客家方言中,不论是“嫲”还是“妹”,其独具一格的特殊用法以及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内涵,都向我们展示了客家地区别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内涵。除“嫲”和“妹”之外,仍旧有许多有价值的客家方言文化现象等待我们研究和发现,我们都该怀着一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探索发现更多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