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一些传统的教法正在逐渐改变,课堂教学以讲为主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培养自觉能力为主的教法都在悄悄破土萌发之中。这样,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因为低年级儿童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 ,正处在智力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还保持着学龄前期那种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的性格,他们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心理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快乐教学法”,把游戏引进课堂,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因此直观性原则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按照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尽量使用好的、直观的教具。例如:在教“上、中、下”一课时,我发现课文中画的是滑梯,滑梯上画的是孩子,根据孩子们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自制了同样的教具,看到定新颖的教具,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于是我开始教这三个字,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集中注意力,接受知识,效果较好,在巩固生字时,我将三个小朋友变动位置,并进行说话训练,他们都能说出“××在上,××在中间,××在下”。这不仅使儿童正确地理解词义而且能掌握这几个方位词相对的空间概念,这是因为教学时,注意把抽象的词义与容易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就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的研发材料,使之容易接受,他们边看边笑边说,整堂课都使儿童沉浸在欢乐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短、一节课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十几分钟,而且也不稳定,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调节儿童的有意注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儿童处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之中,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儿童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完“看图拼音识字”和“看图学词学句”后,上了两节复习课,课堂里我采用了如下几种形式。
(1)做一次小游戏。比如在已学的二百来个生字中,笔形相似的有“布、左、右、在、有”等,我与学生一起做“送信”游戏,学生念儿歌,我当邮递员,把“信”(生字卡片)送下去,然后我读生字,学生逐个将“信”送回,领着大家读一遍,再把字帖在小黑板上。“回信”送完后,再比较这几个字的异同,先比异,后比同,最后通过组词和口头第二名,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由于游戏调动了儿童的思维,因此练习进行很顺利,效果很好。
(2)猜一个谜语。例如在教了“土”字后,再教“工”、“干”由于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常把“干”字写出了头,“工”字两横写在横中线下,影响了字的美观,于是在复习时,先让学生猜谜语:“二字中间加一竖,不能猜做土(干)”,“二字中间加竖,它是农民的好兄弟(工)”,儿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干、土、工”三个字,使其认清字形,按要求写好字,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儿童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学习语文,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低年级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常常利用竞赛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1)开一朵花,看谁的花开得最美,先在黑板上画一朵花,让学生在花瓣里填上学过的字,填好后,请大家评议,谁的花开得最美(组词快、搭配合理),这样,锻炼学生的选词组词能力。
(2)接一个词,看准的脑筋动的快,我用一个字要求学生接词,做词语“滚雪球”的游戏,他们的情绪很高,一下子想出了很多。
如:下雪—雪白—白花—花生—生产
看谁的“雪球”滚得大,滚得快,可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使儿童灵活地掌握知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除了课内经常进行口头造句训练之外,练习课上采用游戏方式,开展“看看、画画、想想、说说”活动,如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图纸,上面画了几个大圆、几个小圆、几个半圆,要求他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在上面添上辅助线,画成曾看到过的一样东西,画得越多越好,这是对儿童进行观察思维训练,启发儿童多看多想,意欲通过“改造表象”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想象,第二天让学生们进行“一图一话比赛”说出你画的是什么,然后说一句完整的话,看谁画得像,说得好,我看了一下,想法很奇特,如“我画的是眼镜-我奶奶戴上这副眼镜看书报”。这种训练,能调动儿童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儿童大胆想象,同中求异,而想象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通过表达,又可以深化思维,因而可以想象的更多、更好,想象力丰富,就会转变为智慧,逐步学会表达形成能力,我及时给予了评价。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后,情绪很高。这种练习给孩子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即便没有人督促,他们也能自学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