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霍邱方言亲属称谓“老侬”

2018-11-15 07:27/
长江丛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亲属方言女儿

■ /

亲属主要是指建立在血缘、婚姻基础上的血亲和姻亲关系,同时也包括获得法律认可的收养关系,亲属称谓即是将有着亲属关系的主体区别开来的称呼。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心理状态的转变、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侵入,国内亲属称谓一方面表现出自身的稳定性即表达方式大体不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变异性,比如“哥姐”亲属称谓的非亲属性泛化及国外称呼方式的引用如“欧尼欧巴”等。关于笔者研究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单点方言亲属称谓词,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类型人文环境,即使是对于同一对象的称呼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陕西方言中单对女儿的称呼就包含“女、女子、女娃儿、姑娘、闺女”五种。而“老侬”这一亲属称谓词在学界研究中很难找寻。

一、亲属称谓相关概念

亲属称谓是对亲属关系的一种直接表达,它的出现本质上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好地区分、沟通与联系。对“亲属称谓”这一概念的界定与理解,可以从“亲属”与“称谓”两个层面去把握。

(一)亲属

所谓“亲属”,从词源上来说,“亲者,属也。”[1]“亲,衬也,言相阴衬也。属,续也,恩相续也。”[2]《中国大一百科全书》说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彼此间具有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社会关系”。综上,虽然不同的出处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最终都脱离不了“关系”二字,这也体现了亲戚间的社会性。在现代,亲属包括自然血亲和法律拟定血亲、配偶以及由婚姻产生的姻亲,比如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的配偶等。

(二)称谓

从词性上来看,“称谓”分名词和动词两种。一是指代名称,另一个是表示陈述。 就“称谓”所用领域的分类而言,包括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和除此之外的一些特殊称谓,比如职业称谓、朋友称谓、年龄称谓、授官称谓等等。其中,亲属称谓是为表示由亲子关系、联姻、法律认养或过继等途径而产生的有别于一般社会关系的人际关系的用语。由亲子关系关系产生的亲属关系包括核心家庭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由核心家庭向上扩展而有祖父母、曾祖父母,向下扩展而有孙儿女、曾孙儿女等等。[3]由此可以看出,亲属称谓大多能将亲属身份如辈份、直系旁系、年龄大小以及血亲姻亲等关系表现的层级分明、有条不紊。

二、霍邱方言亲属称谓的概况

(一)霍邱方言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它体现了所属环境有关人文方面的因素。霍邱方言在方言分区中属于阜宿方言,总体来说,其内部有着较强的一致性。但在某些汉子的语音上还明显存在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仅适用于普通话尚未推广普及影响的情况下,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几乎全县人都把f声母的字发为h声母。第二,本县南部长集、姚李、叶集、扈胡四区(镇)不能分辨声母n与l,以l声母代替n声母。第三,普通话eng、ing韵母的字,在霍邱方言中除周集区和石店区外,其他各地大都读成en、in韵母。[4]

(二)霍邱方言亲属称谓

霍邱方言亲属称谓顾名思义是指亲属关系通过霍邱的地方性语言进行表达,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5]体现当地的习俗惯制,更多的是历史上世代传承下来约定俗成的东西。

三、霍邱方言“老侬”的文化解读

(一)“侬”字的本义

“侬”,吴语经典特征字。本意是人,在古吴语和现代吴语中有四种意思:你、我、他、人。“侬”的本字当为“农”,“侬”系后起字,由是“人”义转作人称代词,目前以闽、吴语多见。

(二)“侬”字的发音

①吴音:nong

②粤语:nung4

③闽南语:lang、nang

④普通话:nong(第二声)

(三)霍邱方言“老侬”的由来与演变

1、由来

有关霍邱方言“老侬”的由来,笔者结合网上数据库资源以及辞海中的《词语卷》、《民族卷》以及《安徽地方志——方言》中有关“侬”的内容,虽然对其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是针对“老侬”一词的详细解释却非常少。以下仅是笔者根据翻阅的资料所得,其准确性仍需要大量丰富的资料去佐证与补充。

①阿侬[ā nóng]

阿侬,广西西南部一带操白话,状语及客家话等族群对后辈的爱称,一般常用于对有亲缘关系的儿童的称谓。

②老侬

安徽霍邱、颍上、寿县等周边地区关于女儿、小女儿的方言称呼。而随着人口的流动以及普通话的推行,“老侬”用于面称的次数较之背称的场合要多得多。

2、女儿方言称谓演变

人类社会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政治、经济也、文化以及类似种种都随之变化。作为社会实践的对象——人,为了迎合变化甚至说创造某种变化而不得不做出改变。称谓语是对人的称呼。它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每一个称谓语的变迁都映透着社会、时代的气息。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称谓语出现大量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变迁也体现了它们的社会作用。作为人际关系的直接表达,亲属称谓稳定中又含有动态的因子。两者是一对并随的现象,动中有静、相互制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亲属称谓词系统的动态平衡。现如今表现出如下两种态势:

①称呼对象出现泛化

称呼对象的泛化严格意义上来说

是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非亲属的社会成员,也就是客观对象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当今社会,称呼比自己年纪稍长的男性(或女性)为哥哥(或姐姐),且这种行为被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两者之间并没有血亲或姻亲关系,亲属称谓词泛化到包括同事、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等的社会关系上。与这种非亲属之间的泛化现象不同的是,本文笔者所指的“老侬”是将亲属称谓词转移到其他亲属身上,而不是毫无亲属关系的人身上。比如一些霍邱人会将兄弟或姊妹家的女儿称为“老侬”,其目的多是为了凸显亲戚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此外,也有部分父母对家中的独生子或两兄弟中的一个称呼为“老侬”,其中多半是母亲,这主要是出于对当事人心理上女儿缺失感的满足。

②使用人群呈现萎缩

笔者在霍邱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现,时下已经有不少父母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父母,他们并不仅用“老侬”一词来称呼自己的女儿,同时还常用“宝贝”、“宝宝”、“老孩”、“丫头”、乳名、学名等词称呼。这种萎缩现象的出现,可以归结为主观认识的变化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流动使得异地通婚较之前更为普遍。不同地方的人对女儿的面称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前文提到的陕西对女儿的方言称谓词就有五种之多。由于地方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自然会影响到父母双方对女儿的称呼。

二是文化交流的开放与频繁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界的文化相互交融,通过媒介传播对大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的来说会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小的来说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跨越国界的亲属称谓词自然会带来影响,比如一些父母会给女儿起外文名或称其为“甜心”。

三是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借助多样化的大众传播媒介不断地接触外来文化,在青年团体中出现很多追星、追剧或讲究品牌的人,对舶来文化或舶来品“情有独钟”。毫不夸张地说,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有些人甚至达到如痴如狂的境地。有关亲属称谓词也会跟随年轻一代夫妻自身的偏好、追求等发生改变,比如有些父母会把女儿唤作“珍妮”、“玛丽”、“紫萱”、“秀妍”等。

四、结语

本文笔者结合请教老师、查阅分析网络、馆藏以及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解读“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侬”、“老侬”等词语,并将描述重点放在霍邱方言亲属称谓词“老侬”上,简单梳理“老侬”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其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老侬”这一方言称谓词在时代变迁的潮流中呈现出称谓对象泛化与萎缩的现象。 但是,由于时间、资源有限,笔者对“老侬”文化解读部分的完善仍需要继续调查和考证。

参考文献:

[1](西汉)戴圣.礼记·大传[M].刘小沙,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2](汉)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赵怀印.37霍邱县志——方言[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胡珊.浅谈影响中西方亲属称谓文化差异的因素[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2).

猜你喜欢
亲属方言女儿
方严的方言
方言
大三的女儿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海的女儿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