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美读
——一种高级的记忆编码方式

2018-11-15 03:25康程程延安大学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诗意记忆文本

■康程程/延安大学文学院

随着中学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复古的较低年级的“素读”,有立足语用学和审美教育的“诗意语文”,有立足于人文情感实践的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更是将朗诵这一阅读教学方式发挥的淋漓尽致,推上一个新高潮,让人印象深刻,心生钦佩。《朗读者》栏目也给我们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让我们对语文学习规律和记忆规律有一个更加深刻地认识。

长期以来,读与写各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扮演着“输入”与“输出”的角色。而不同的阅读方法对语文的记忆有不同的效果。对于全文全篇背诵这类记忆诉求来说。默读可以快速地提取文本中的主要信息,而不受语速的影响,且可以安静地思考、理解文本内容,不易疲劳。所以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学生默读文本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概括性,检索性,理解性和分析性的任务,比如: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读完课文后,请同学们回答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作者是通过几个分论点、怎么去论证的?找出文中描写作者神态和语气的字词,并体会作者的内心的变化?在课堂默读文本的情境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吸取是有目的的,片段化的,因而会自动过滤一些不符合老师要求的文本信息,记忆也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像散落的珠子,不拿一根线串起来,不成体系,如果无法及时讲出去,久而久之会被大脑归于无用信息,容易造成遗忘。

对比上文默读对文本记忆的局限性,现在普遍提倡出声朗读,比如盛极一时的李阳《疯狂英语》。它要求学生:大胆地、大声地、快速地吼出来。出声朗读可以有效限制语速,均分注意力,通过机械重复这一原始的、有效的记忆方式不断强化记忆。对学生记忆来说,文本中没有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注意力或者说是印象均衡便是全文背诵的和持久记忆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均衡”的目的对于文本中的记忆难点首先需要做一理解,将难度均衡为普通难度——平均难度。与此相反的、不利于成篇记忆的例子是:在一篇文章中,最紧张激烈的高潮部分及语句最容易广为人知,然而纵然是千古名句,大多是人也只是仅窥一斑,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红心枝头春意闹”却不知道宋祁整首《玉楼春·春景》也是精彩无限。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阅读部分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流利、读出声这些基本要求容易办到。针对“有感情”这一要求,许多语文教育界前辈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素读”是古代机械记忆的最高级形式,不求甚解,主张先记忆,后理解。这种方法在低年级学生中使用最广,摇头晃脑的“小夫子”由于没有理解文意,当然很难做到“有感情”这一指标,但是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浸润着、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平仄之中自有铿镪顿挫,舒缓豁达之情。

《诗意语文》对“如何入情”给出的答案是: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景、意境和心境。那又如何来造境呢?举象。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把它们呈现在读者眼前。举象、造境、入情的依据是作者的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最终还是落实在阅读教学之美读上。诗意语文提倡基于理解、入情的记忆。

在我们的记忆中一定有着某些印象深刻的片段,纵然时光流逝依然恍如昨日。因为那一刻的场景,那一刻的场景是真实的,知情意行是饱满的、情感态度是明确的,用来描摹此情境的文字自然而然地附带了此刻作者的真实的知情意行和读者的理解想象,在朗读中以揣摩出的作者此刻的知情意行结合自己的理解为情感暗线,再结合抑扬顿挫的朗诵美读文本,这便是情境美读。情境和形象的记忆远胜于机械记忆和理解性记忆。因此,情境美读这种用想象。场景。情感态度编码的记忆更持久,更有效。

机械记忆的核心是重复,不断重复以强化记忆;理解性记忆的核心是理解,理解之后转码为概括性的文意思,然后纳入自己的知识和记忆体系;情境美读的核心是通过对文本理解、揣摩获得的情感的长短起伏来控制朗诵的节奏,通过揣摩文本和作者的心绪来建构情境,将文字编码为形象、场景、情感态度等具象片段来加深、巩固记忆。由此看来,情境和形象的记忆远胜于机械记忆和理解性记忆。因此,情境美读这种用想象、场景、情感态度编码的记忆更持久,更有效。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情境美读是一种更加高级、有效、持久的记忆编码方式。

情境美读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审美教育的诉求,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也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本质要求。愿广大教育界同仁继续探索,共勉!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谱写诗意人生[J].江西教育,2014(Z2).

[2]罗小林,敖小英.对比中朗读 情深意更浓——王崧舟《慈母情深》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1(35).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诗意记忆文本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