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七夕

2018-11-15 02:37
西江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穿针乞巧牛郎

杰 文

作为秋天里的第一个节日,七夕总会被浸染上“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凄美色彩。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咏叹牛郎、织女悲欢离合及七夕风俗的诗文。

《诗经·大东》中最早记录了牛郎、织女的情事:“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的牛郎、织女分隔于天河两岸,终日辛勤劳作,使人感觉到那份相望而不能相聚的幽怨之情。三国时期的曹丕在《燕歌行》中也说:“星汉两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表达出了诗人对这两位有情人因长期被天河阻隔所产生的哀婉同情。

自古以来,心灵手巧的女性都备受人们赞赏,南朝皇帝梁简文帝有咏诵穿针乞巧之句:“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七夕穿针》)“疑月”“恨风”表现了穿针女想尽快将彩线穿入针孔的急切心情。南朝梁时的诗人刘遵、刘孝威,也各有《七夕穿针》诗一首:“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花抽一缕,举袖弄双针。”“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持缝合欢扇。”前诗写穿针女子立于花前月下,以穿双针争强斗巧。后诗中的女子于七夕穿针则不仅乞巧,更重要的是向织女祈求爱情,当“故穿双眼针”时,她既怀有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又“恐风来”缕乱,穿针不顺,给她“合欢”的美梦投上一层暗影。诗人借助具有特征的事物,以暗示的手法,推开了穿针女的心灵之窗,让人们看到了她们七夕穿针活动的内心隐秘。

七夕诗虽然浩如烟海,但能写出新意的并不多见。清代,江苏镇江有个王氏女,她在14岁那年的七夕,作了一首诗:“四海烟沉望下方,笑他痴女忒荒唐。小仙果有无穷巧,如何一岁一见郎。”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少女不信“乞巧”迷信,借用织女之口写诗,意境清新而又不落前人窠臼。

清代浙江秀水县有个叫黄箴的才女,著有《文韵阁诗集》,她也写过一首《七夕》:“造化玄机却总才,名花终古少常开。阿依不乞天孙巧,但愿年年送拙来。”表达因为上天忌妒有才的女子,因而自古以来才女大多薄命的哀怨之意。作者别出心裁地写出了自己偏不向“天孙”(织女)乞巧,而要求“乞拙”,这是对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控诉和鞭挞。

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写过一首独具韵味的七夕诗,表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颗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一首首诗词歌赋,传达出人们对牛郎、织女坚贞不移的爱情的赞咏慨叹。七夕使红尘中的我们仰望星空,欣赏永恒的爱情;这个节日,也一直深深地打动着中国人的心。

猜你喜欢
穿针乞巧牛郎
穿针引线
羊宏诗联二首
潭山乞巧
牛郎给织女 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藕断丝连
张英
牛郎织女
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穿针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