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学友
网络新词是伴随着互联网产生的一种崭新的语言现象,是汉语词汇系统的新宠。“新”、“灵”就是网络新词的标志属性,但目前对它的特点、分类、甚至是如何界定和文明用语,翻译等问题,我们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网络新词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对丰富现代汉语、现代维吾尔语理论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但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民族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差异,若想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同时引入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翻译这一沟通桥梁的意义非凡。因此,不断探索翻译技巧和策略,对于翻译事业的持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人们也随之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乃至社会心理。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社会的进步不断促使语言发生变化,新词汇便运用而生。本文之所以将网络新词汉译维,是希望语言学者能用母语了解目的语意义,最大限度地产生和原文等值的效果。帮助理解原文,展现汉语的表现力及汉维语的差异,激发维语学习者对维语的兴趣以及作翻译方面的启蒙。怎样正规地准确地翻译网络新词也就变成了我们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对翻译工作者也是一项崭新的挑战。
“网络新词”产生,主要是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提高。对比其他语言现象,目前研究探析“网络新词”的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国内语言学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界定了网络新词:
(1)高洪波认为:“人们在日常网络交流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网络语言。”
(2)郑远汉说:与电脑网络或互联网行为相关的专业性用语,如:“因特网”,“黑客”,“内存条”等。只有从事IT行业和相关领域人才能将这些专业性词语理解清楚并使用。
(3)于根元在书中提到:网络语言的界定也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络交际上为了达到当时交流需要而临时“编排”的一些通讯用语;“网络语言”的则广义说法是指:网络科技用语和网络文化用语和网聊用语。这其中,网络科技用语和网络文化用语皆是指称互联网上出现的新生事物,新表象可一起称为“网络科技行业用语”。
(1)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普及带动“网络新词”的产生。
(2)网民们在上班的时候,或许一边处理手头业务,一边挂着聊天软件。为了节约时间,不影响日常工作和不被他人发现,人们开始试着组合一些基本的词语、语句,甚至用符号去替换原本规范的用语。
(3)人们认为规范的语言交流起来显得生硬单调,于是很多年轻网民,为了想达到新奇、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甚至故意在网聊中打错一些字、词、短语句式,引起他人注意,如:很多网民喜欢把“怎么了”打成“肿么了”,把“非常”打成“灰常”。
网络技术促使“网络新语”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汉语语汇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另一方面也冲击着国语的规范化使用。根据收集到的汉语“网络新词”可分为:谐音类,简写字母类,数字类,字符类,缩略语类等。本文主要介绍汉语网络新词其中的谐音类和缩略语。
谐音类网络新词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在发音上十分类似的用语,然而它们在实际语义上可能没有关系。谐音类词的出现,除了为了快捷,更是为了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有些年轻网民,经常故意使用一些错字,错语,为了达到看过后会引人发笑的结果。比如有些人更愿意用错字“孩纸”表达标准“孩子”,“孩纸”就如同是刚开始说话的小朋友或是话语吐字不清发出的声音,多数情况确实能让人哈哈一笑。现在网民经常会说“肿么了”,标准发音应该是“怎么了”,有大舌头说话毛病的人会说“肿么了”,这样的词语、句式用起来能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快节奏中,为了追求方便,快捷的语言交际方式才产生了缩略词。汉语网络词语中开始大量出现缩略语的表达形式。例如将“漂亮”说成 “pl”,将“弟弟”说成“dd”,将“男朋友(boy friend)”说成“BF”,将“正在工作”说成“工作ing”等。
汉语的网络新词维译我认为应用还原意译法。
例如汉语网络新词“艳照门”,英文的翻译为“Nude picture scandal”,直译过来就是“裸体照片的丑闻”,维语可以翻译为《jaliatʃ tn syriti sttʃilik》;比如相关词语“监控门”,就可以直接翻译为《nazarttʃilik sttʃilik》;在新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一揽子计划”,“一揽子”就是一套,一系列,维语可以翻译为《b ir q a t ar》;前一阶段“地沟油”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地沟油指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造假的劣质油,回收这类劣质油、反复加工再使用,对人体有巨大危害,可以翻译为《u n d a m a j》,不干净的油;“低碳生活”就可以翻译为《tφvn k ar b u n l uq t ur m u ʃ》;“小康社会”翻译为《h a l l iq dm i jt》,《h a l l iq》为富裕、小康的意思;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爱情公寓》系列,翻译过来为《m u h a b bt t ur a lεu l ir i》,《t ur a lεu》通常翻译为住处、住宅;“二维码”就是二进制的代码,可以翻译为《i k k i l i k ko d》。我在这里想说的就是翻译网络新词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回归原文,看原意
是什么再翻译成目的语对应的事物。
其中有一种情况,有些人故意把汉字打错,打出一些谐音类的词语,让人注意,让人发笑。比如将“怎么了”达成“肿么了”,翻译为维吾尔语的《n e m ? bo l d i》就好了;“酱紫”这个词原本是“这样子”,有些人因为发音的惰性,就模糊发音,发成酱紫,翻译成维吾尔语也要回归原文,翻译为《b u n d aq》。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词语 “萝莉”、“小清新”、“光盘行动”、“hold”、“不明觉厉”、“高、大、上”等,在翻译为维吾尔语时仍存在困难,因为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或相近的词,若强加翻译,翻译内容则比较长,失去了网络新词“新”、“灵”、“便捷”的特点。这些词语有待于翻译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努力,找出合适的解释来翻译网络新词,语言进步了,民族文化才能发展,翻译工作者肩负重任。
网络新词的维语翻译,和汉语网络新词英译、俄译,要充分展示创造性,用各种翻译技巧方式,要同新词的现实变化而及时翻译改进。在网络新词汉译维中要结合新词与当前社会态势,并且在翻译中体现文化内涵。网络新词维语翻译仍有困难,本文总结的还原意译法适用一些新词的翻译,但是有些词翻译过来冗长生硬,缺乏魅力,还需继续深入探究其译法。
[1]张敬仪.汉维-维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
[2]魏文娟.改革开放以来维吾尔语新词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8(6).
[3]南洋.浅析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2012,39(11).
[4]李丽.网络新词·隐喻·文化翻译[J].邢台学院学报,2008(3).
[5]艾克拜尔江·阿米都拉.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的规范化及其翻译[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7.
[6]钟蓉玲.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新语的汉英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3(5).
[7]伊拉.中俄网络词语对比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