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晨
相比大型的舞台,小型舞台的空间比较小,而且设备也比较少,资金也相对缺乏,在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下,要想营造出更适合的舞台意境,为整个戏剧或者是综艺性演出的表演奠定更好的基础,就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舞美设计原则,将有效的空间和道具实现应用的最大化,在舞美设计中关注舞台的美化和装饰这两个关键点,通过造型艺术语言,隐喻、象征、衬托等表现手法充分的表现和展示演出的内涵。例如河北梆子新创的剧目《倩魂》就是一个不错的案例。在实际进行舞美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使用了黑平绒底幕贯穿全剧,用戏箱堆成挡灯的平台,并同样用黑平绒底幕来覆盖,从而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幽深、诡异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舞美设计者利用灯光烟雾来营造出一种更为神秘的感觉,给观众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此外,还根据不同的场次来配合不同的装饰,从而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魔窟”这场的表演中,就在舞台上面绘制了倒挂怪石的软景,配合蓝色的灯光和灯光烟雾,充分的展现出了魔窟的阴暗邪恶和恐怖阴森,可谓是淋漓尽致。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以说是给大舞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电视网络、现代科技、3D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大舞台能够很容易的给观众呈现出磅礴宏大的舞台感受,更多的观众已经习惯了流光溢彩、规模宏大的大型舞台表演,对于小型舞台的表演来说很难充分的激发观众观赏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一些需要宏大气势的舞台表演并不能够在大型舞台上完成,这就需要舞美设计者能够充分的利用多种道路和表现手法来让有限的小舞台展示重宏大的气势。例如,以党委主旋律的表演就需要有很强的气势,而要想在会堂等舞台比较下的场景下来表演,就需要舞美设计者下更多的功夫了。在这种情况下,舞美设计者就可以采用分幅组合的方式,根据舞台的大小设计几幅喷绘画面,组成背景画面,不同的画幕之间保持两米左右的空隙,在空隙将天幕上的灯光投射出来,同时,可以利用吊灯杆的空挡来悬挂金色的党徽,这样一来,能够充分的展示出建党的主题,也能够很好的避免小舞台会给人呈现压抑感的感觉,在节目表演的过程中配合合适的灯光和旋律,使得整个表演能够显得更加宏大,气势磅礴。总的来说,要想让小舞台显示大气势,就需要根据不同表演的需要充分合理的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并尽可能的做到恰到好处。
可以说,小舞台的场景变化工作是舞美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戏剧或综艺性等舞台节目的表演都是需要变化场景的,而这就需要舞美设计者能够充分的做好场景变化工作,以达到充分展示表现内容的终极目标。而在做好场景变化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舞美设计者能够根据所演节目的内容和特点,掌握现有的工具、道具和表现手段,根据情节的变化及时的进行改变和变化。例如,《纪晓岚》这部评剧的表演之所以能够给观众更深的印象,更好的视觉感受,与舞美设计者在实际设计中能够根据表演的需要及时的更换场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在首场“刘府厅堂”这一场的表演中,主要是用简洁的画面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书香门第厅堂的画面。即线装书景片布置在舞台的一侧,另一侧为纱幕,而且纱幕前置有花架盆景。而在第三场“文津阁内外”的表演中,舞美设计者将线装书景片推动到另一侧,前面放置书案、书卷,将书名签位置改为纪晓岚所提铭言,将纱幕改成直垂,并且在舞台一边留下了空隙,从而很好的表现主题的同时又达到了延伸舞台空间的效果。在最后一场的表演中,舞美设计者将线装书又重新的推回到了舞台的中间,在幕布后布置乌云的景片,纱幕前武士列队。总的来说,这场评剧的表演十分的成功,而舞美设计者在每场的表演中根据实际需要对舞台布置和装饰稍稍做了改变。既使得整部戏保持了统一的风格,也根据实际需要达到了衬托和突出剧情的效果。所以说,切实的做好舞台场景的变化工作也是需要舞美设计者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总的来说,舞美在整个舞台表演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小舞台来说,在技术条件、场地条件和资金条件等外在条件的限制下,更是需要舞美设计工作者能够充分的解读每一次表演的内涵和精髓,并能够充分的应用多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达到理想的表现和衬托的效果,避免千篇一律的全幅喷绘舞台底幕和台中悬挂图案的形式给受众带来的疲倦感,而是能够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和建设性的方案,以达到不断的提升舞美艺术气质的目标,再给观众带来更多新鲜感的同时能够获得更理想的表演效果。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所做的研究仅仅是探索性分析的结果,不够全面,同时,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1]季青媛.展示性舞美设计的“视域”与“境域”[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4.
[2]李雯.视频多媒体和舞台灯光在演出中的应用分析[J/OL].机电工程技术,2017(S2):151~153.
[3]董永茂.浅谈舞美设计中的创造性[J].戏剧之家,2015(19):266~267.
[4]王瑞.关于舞美设计中创造性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