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并非简单地教会学生演唱歌曲或是促使其掌握演唱技巧和乐理方面的知识,其主要目标在于指导小学生更为系统性地掌握音乐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音乐教学实效性。文章重点讲述了声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技巧与素养,提升小学音乐课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声乐教学法;应用
声乐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的关键组成,具体的教学方法是要让声乐教师将自身演唱歌曲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及经验等传达给学生,同时以有效的教学语言及手段去引导小学生根据自身声音特点去进行调节完善,进而习得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与发音方法等。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禁锢,许多学校对于音乐课教学不够重视,自然无法意识到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则造成我国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局面。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声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相关方法的应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 将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声乐教学法合理应用至小学音乐课中
在小学音乐课当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学活动的开展需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着手,唯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其中,声乐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嗓音去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促使学生对歌曲的控制能力得以提升,使其嗓子能够适应歌曲演唱时所需的耐力及协调力,从而懂得从哪方面去改善嗓音。
具体来讲,声乐教学法可大致分为自然教学法、模仿教学法、感受教学法、动作教学法以及比喻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的声乐教学中,教师便可常用比喻语言去启发小学生,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比如打哈欠、微笑等方法便能让小学生对歌曲演唱过程中的状态有所体会。当然,声乐教学法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去开展,通常不会单独只用一种方法。对于声乐教师而言,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小学音乐课中采取自然教学法与动作教学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育专业领域中,声乐教学法会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教师唯有对其中的理论合理运用且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才能够提升小学音乐课教学实效。不过,教学方法仅仅是理论层面,还需结合教学自身的教学手段与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将给教学理念准确传递给学生。
二、 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法的新思路
大量数据表明,普通人当中真正存在音准问题的比例仅有不到1%,而且很多人存在音准问题的原因就源自儿童时代嗓音未经过合理科学的训练。纵观我们小学传统的音乐课形式,针对不同嗓音条件的小学生完全都是采取单一的演唱形式,导致许多学生在演唱不适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歌曲时无法达到教师要求,久而久之因为害怕或不自信而对歌唱有了一定的心理抗拒,从而将自己归总至“五音不全”的群体当中。实际上,如果经过科学合理的嗓音练习,这些遗留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正因为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在声乐教学方面的落后,导致本应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无比。经过参考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声乐教学法,并结合当前小学音乐课实践,对目前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法也有了全新思路。
当学生初次接触到音乐课上的演唱内容时,教师便应针对学生声部进行筛选,尤其是部分学生经历变声器之后,更应找准每一位学生的嗓音特点,为学生安排适合其生理条件的演唱内容,同时在合唱过程中合理分布高低声部,让每一位不同嗓音条件的学生都得到展现,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去深挖学生的潜力。比如,针对节奏感非常好但在演唱部分存在一定困难的小学,可给予其参加节奏声部的演奏机会,以人声、肢体以及打击乐器等表现形式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让其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音乐的魅力,接受不同音乐风格特点的熏陶。
如此一来,这种形式的声乐教学便能够让学生从小学初接触唱歌的阶段便有了多声部的概念,使其合唱基本素养得以养成,进而懂得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嗓音,以更为多元的形式去参加音乐教学活动,进而提升音乐学习积极性。更为关键的是,该方法能够避免学生今后出现假性音准问题,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声乐表演中有更强的自信与正确观念,而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 在声乐教学中灵活运用歌唱技巧與情感
(一) 以情主导,以情衬情
这一方法重点在于声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情绪良好把控,比如在教学《十送红军》这一歌曲时,由于歌曲音乐进行中每段旋律多以短句的形式存在,而且每一句后面都会有所停顿,很好地体现出来歌曲本身的情感,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情绪感,感觉如泣如诉。因此,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基于情感着手,在表现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要表达出对红军的留恋、期盼与祝福等一系列情感。
(二) 以情入境,以境托情
这一方法指的是教师通过示范演唱、伴奏以及语言表达等教学过程去有效运用情感,比如教师在示范演唱《大海啊故乡》这一歌曲时,需要把控自己的情绪由浅至深,力度则由弱变强。同时,通过歌词朗诵让学生更了解歌词中的语境及韵律,在质朴深情的歌词中去感受创作者的经历,进而在歌词情境中体会到创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 语感、情感、乐感及体感的结合
在歌曲演唱中,通过语言技巧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情感的表达,在丰富情感表达的基础上才能够体现出较为强烈的音乐性与艺术性,从而不自觉地产生肢体语言也就显得合乎情理。歌曲演唱作为声音与情感的结合,声乐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去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唯有感动自身才有可能感动他人,进而将创作者用音乐表现的形象完整再现。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法的应用已较为普遍,教师展开声乐教学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发声特点与音乐学习诉求去选择合适的声乐教学法,并且对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模式予以改革,不断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及内容,为小学生创设更为融洽的音乐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晓龙.声乐教学法及其灵活运用浅析[J].艺术研究,2017(02):114-115.
[2]胡俊贤.解析“声乐教学法”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4(24):147.
[3]胡庆生,李佳音.中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法的应用初探[J].音乐生活,2013(09):79-81.
作者简介:
刘雁,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