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雨滴”“紫色的雪”和“三根紫葡萄”

2018-11-14 12:46孙艳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圈圈雨滴;紫色的雪;三根紫葡萄

相互渗透就是不同的课程领域之间产生有机联系,就是实现课程的整合。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陈鹤琴老先生就把幼儿园课程中健康、语文、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活动称为五指活动,他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个手指,同生于一掌,血脉相连,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而语言和科学作为幼儿园的两大重要领域,其课程的实施亦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下面我从小班语言活动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通过分析与讨论,试图寻找一些规律,探索语言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的方法。

一、 树立科学的渗透理念,把握机会进行随机教育

“圈圈雨滴”

源于开展的第一个儿歌教学活动中。由于儿歌本身不是很难,活动各个环节我也已烂熟于心,本想活动会按预计的顺利进行。可没想到在进行到游戏这一环节时,天空暗了下来,很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黑压压的天空所吸引。“要下雨啦!”“打雷拉!”“要下雨啦!”这下所有的孩子都向窗外望去。我一时不知所措,可转念一想,既然孩子们的兴趣都不在儿歌上,那何不索性去看雨?于是,就带着孩子们来到窗边。孩子们看着雨越下越大,开心极了。更有孩子发现阳台上的玻璃天花板上有新秘密,“快来看!一圈一圈的!”原来是雨滴落在玻璃上,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水纹,形成了好看的圈圈雨滴。平常都只有在地上、水面上见过,而现在却出现在了天花板上。很多孩子闻声赶来,挤在一起看了起来。

本次活动中,下雨这个纯属偶然的事件打断了语言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当下,我的反应是顺从孩子们的意愿,去观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聆听,发现了下雨的许多小秘密,比如雨声“哗啦啦”,雷声“轰隆隆”,先打雷后下雨,落在天花板上出现“圈圈雨滴”等等。现在想来,当时所进行的随机教育并不是很到位,在孩子们观察后,不应仅仅简单讲述,更应增加一个整理、总述的环节,从而提升孩子们的经验,丰富他们相应的科学知识。

当然并不是说在语言活动中遇到类似事件都要放弃预设的活动,在我看来,树立科学的渗透理念更为重要。小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又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对一些自然现象如打雷、下雨、下雪、開花、发芽等等都想一探究竟。若是教师没有渗透意识,一味遏制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那么不仅仅是本次活动的目标达不成,更严重的是打击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现象,获取科学经验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们不得不向教师的权威低头,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这与《纲要》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实为不可行之举。

二、 灵活应对,保护科学思维

“紫色的雪”

源于语言活动:故事《冬爷爷的礼物》。由于孩子们有过玩雪的经验,我信心满满地认为对于雪是什么颜色,他们肯定已了然于心。然而当我问:“雪是什么颜色的?”时候,有孩子说道:“雪是紫色的!”当下,我愣住了,这是完全出乎我预料之外的答案,该如何回应?当时活动正在进行,容不得我思前想后,第一反应就是让另一个孩子回答,希望他能答出:“雪是白色的!”可这个孩子却回答说:“雪是绿色的!”这下,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红色的!”“橘色的!”“粉色的!”要是强制让他们停下来,效果肯定不佳,于是我索性让他们讨论了起来:“为什么你看到的雪是彩色的?”原来是“灯光”,灯光让雪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让雪变得五彩缤纷。

语言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案例中的情况,真实的活动与死板的教案完全是两回事,是一个与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战场”。孩子们会在你自信满满的时候,不经意丢出一个“难题”,让你愕然,不知所措。然而在这样的“战场”中,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我看来,这样的小难题,正是孩子们科学思维的稚嫩萌芽。小班孩子对雪的认知经验不是很多,而有孩子会回答说是“紫色的”,说明他见到过,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们能把生活中见到的现象迁移到活动中,推翻常规答案,提出异议,这恰恰体现了孩子们的怀疑精神。怀疑——多么难能可贵的科学思维啊!一切创新及发明都从怀疑开始,有了怀疑,才会去验证,才有可能成功。

本次活动中面对这样的回答,我没有遏制,而是加以引导,探讨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然而如何灵活应对孩子们抛出的各种“难题”,保护他们稚嫩的科学思维萌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比孩子们更广阔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引导,语言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三、 研究教学内容,寻找合理的科学渗透点

“三根紫葡萄”

源于语言活动《毛毛虫》,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让孩子们跟着讲述。第一天,毛毛虫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对于量词“个”的运用,孩子们基本都能掌握。第二天,毛毛虫找到了两“根”香蕉,对于“根”的运用,只有极少数孩子知道,于是我提示孩子们香蕉要用“根”这个量词来描述。第三天,毛毛虫找到了三“颗”紫葡萄,本来想考考孩子们,没想到很多孩子脱口而出:“三根葡萄!”我忙道:“葡萄该用哪个量词呀?还是用‘根吗?”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第四天……

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隐藏着科学方面的知识,它们有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案例中量词的运用及水果数量与第×天的一一对应等,而很多时候,科学知识则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藏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找到隐藏的科学知识。

如何找到隐藏的科学知识?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做足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有渗透意识即可。我们都知道,拿到一个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做的是阅读,通过细细地咀嚼,问一问,这里是不是有科学渗透点?如果有,这个渗透点是不是值得浓墨重彩,拿来作为重难点?因为我们虽然倡导学科渗透,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渗透点,即便有了,如果与孩子们的年龄不相符,或是要断章取义,钻牛角尖的,都不可取。别忘了,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孩子!我们要找的是合理的渗透点,易为孩子们所理解,也无矫揉造作之意,为渗透而渗透的渗透如同干枯的草木,毫无生机可言。

即便找到了合理的科学渗透点,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渗透的方式,说到底这是语言活动,科学只是渗透其中,是“宾客”的位置,文学作品本身才是“主人”,我们要做的是稍加提醒或引导幼儿关注作品中的科学知识,淡淡几笔即可,如若喧宾夺主,破坏了作品原有的意境,则万万不可取了。

作者简介:

孙艳,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幼儿教育中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