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11-14 13:20陈培瑶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是激发其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吸引学生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阶段,它为学生之后进入更高的阶段学习更为复杂的知识奠定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存在的問题分析

第一,学生阅读兴趣低下,阅读效率难以提升。大多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发展时期,相对比较安静的阅读课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气氛比较活跃的音乐课、体育课等,久而久之,他们对阅读课的兴趣会越降越低,阅读效率也就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阅读课来说,大多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学生阅读教师讲解的传统模式,这种“我说你记”的模式总是出现教师在上面讲的神采飞扬,而多数学生昏昏欲睡或心不在焉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大大减少,因此很难保证是否所有学生都已完整阅读并了解了有关内容,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出现学生未能理解的部分被忽略的现象。

第三,学生阅读量小,阅读范围窄小。由于年龄问题,小学生的阅读量相较成人来说,难免有限,阅读的题材受身心发展的影响也会有所限制。但在其身心发展允许的范围内,应当尽可能地丰富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题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多数教师在布置阅读课的课外作业时,往往都是对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照本宣科,缺乏教师自身的见解,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进行探索,再加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大同小异,学生的作业也就很有一种“复制——粘贴”的效果。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观察他们的阅读习惯,激发其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够接受和理解的阅读内容有限,不能选择过于晦涩难懂的阅读内容,应当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在阅读难度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其身心发展和年级升高逐步加大;此外,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有的不喜欢,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则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科技作品,有的则喜欢童话故事等等,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特点,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更多地进行阅读。

(二)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小学生往往直到上课的时候还不知道要讲的是哪篇课文,就更不用说阅读预习了,对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激发阅读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比赛和积分制奖励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在预习过程中做好问题笔记和心得体会记录,提高阅读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三)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会,在表达中创新。可以采用疑问或质疑的方式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也更容易使学生融入情境中来,之后引导学生联系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和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流程颠倒过来,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便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了解学生学习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讲解,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此外,通过举办朗诵比赛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陶冶阅读情操。

(四) 在阅读题材的选择上,应当在适合小学生发展阶段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更加丰富的题材内容,如女生大多喜欢童话故事及其他题材较为美好的阅读文本,男生则更多会选择生物自然和科技未来方面的阅读文本。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好进行选择和教学,但是,也不能过分偏重学生的阅读爱好,这样不利于他们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基本的古诗词、名家名篇以及简单的人物传记等方面的阅读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眼界,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题材的文本进行阅读分析,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和能力,培养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方式,加快学生全面发展。

(五) 加强与学生的课内课外的沟通与交流。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在课堂内与学生交流次数和频率的增加,意味着学生更多学习问题的反馈,根据这些反馈,教师能够快速有效地确定和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教师提问问题的增多,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减少上课走神或“开小差”的现象。与学生的课外交流包括课前交流和课后交流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确定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听课情绪,减少时间浪费;课后的交流可以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听课学习效果,有重点地进行课外辅导,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反思和整改等。此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在工作中获得学生更多的支持与配合。

(六) 作为补充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不能局限于课本中传统作业问题的布置,应当加入一些对开放性问题和趣味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式阅读思维方式和能力。

三、 结束语

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教学科目的基础。由于年龄的限制和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使得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题材受到限制,因此,结合小学生在各个年龄和年级的发展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和改进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晶晶.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作者简介:

陈培瑶,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见龙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