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涌/齐鲁师范学院
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思想管理信息难以有效监管,对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新媒体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便利,在合理利用新媒体基础上,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整体水平。因此,要全面了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在以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当中积极利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热衷在虚拟网络当中表达自我,但是也会存在一些偏激或者错误观点,而由于信息发布具有一定隐蔽性,学校难以掌握发布者信息,也对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一定阻碍。由于大学生过于依赖与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当中,导致实际生活社交能力逐渐降低,性格越来越孤僻,不善交流,而思政教育者更难把握大学生实际心理状态,感知其心里所想,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教育和引导。
在当前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遍布在人们生活以及工作的角角落落,而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当中也遍布着网络,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随时随地的搜索和接收巨量信息,新媒体的发展促使相关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大学生在不断接收变化着的信息过程中,思想也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虽然大部分已经成年,但是尚未真正步入社会,思想尚不成熟,而在不同学生存在差异性的鉴别能力基础上,难以对新媒体传递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辨别,一些同学不免会受到相关有效信息的影响,而学校对大学生思想发生的动态变化也较难掌握和监管[1]。
新媒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非主流以及娱乐性,大学生往往更愿意关注轻松、新鲜的信息,并对新兴文化过于崇尚。而目前思政教育工作尚未全面适应新媒体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信息获取往往落后于大学生,难以对学生动态的思想变化有效掌握和了解,更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
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吸取教训,重视利用新媒体相关优势转为教育工作的优势,创新思政教育途径以及方式。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图文并茂以及虚拟便捷等特点,在学校的官方论坛、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当中进行思政教育信息的更新,从多个渠道向大学生进行正面积极思想灌输月教育。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和大学生保持思想同步变化,并通过虚拟世界宣扬正面思想,促使大学生行为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这种方式不利于师生深入沟通与交流,教育者难以有效把握大学生思想状态,针对性的进行思政教育,而大学生在被动接收相关思想的时候也缺乏有效性,难以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积极利用新媒体,能够促使思政教育环节的师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当中进行平等互动和交流,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水平。在新媒体影响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并巧妙利用新媒体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
在新媒体影响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教育者媒体素养,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之后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更加熟练与巧妙的运用相关媒体技术对主流思想进行传播,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新媒体当中各种新言论以及新信息进行及时关注,并通过正面思想进行剖析与调研,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引导[2]。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通过新媒体语言以及技巧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者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思想教育,还要对新媒体普适规则进行宣传,帮助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合理化筛选,在绿色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即时性、多元化以及交互性的特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受到新媒体相关特性影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接收者之一,思政教育者要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