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莉 王秋楠/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为了可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更新和岗位转换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培训作为企业人才质量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培训师的优势,充分把握企业战略、企业需求和企业战略,以便于将专业技术和经验传递给企业员工。但是,当前企业的内训师对于企业需求、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了解却并不充分,仅仅是从理论和案例方面进行培训,无法落实到实处。很多内训师工作经验丰富,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技术技能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但是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经验和培训成效。故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该坚持任务导向原则,推动企业内训师培养模式创新和完善,以便于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企业内训师主要是负责内部员工培训教学工作,除了具备教学能力以外,还要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较之企业师带徒模式而言差异显著。师带徒主要是强调师傅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以以身作则,将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传递给徒弟;内训师主要面向学员,合格的企业内训师需要充分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其一,具备良好职业素养,高度热爱自身从事职业,为企业培养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其二,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便于在课堂上将先进技术和专业经验详细讲解,引导员工学习和总结。其三,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技术功底,在专业领域上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其四,具备培训项目规划设计和开发能力,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技术和设备升级,针对需求针对性开展岗位培训工作[1]。其五,了解企业教学要求,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其六,具备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能力,选择合适教材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2]。
坚持任务为导向的企业内训师培养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设计培训方案,由专职培训师负责岗位培训方案的制定。对于技术性岗位人员,应该明确岗位职责所在,了解专业能力提升需求,针对性的选择岗位技能对应理论知识,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3]。同时,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把握知识点进行课程选择,优化考核标准设计,明确新时期岗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
内训师直接关乎到企业的培训质量,聘用高素质的内训师是必然选择。这就需要企业可以与培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每门课程聘用两三名培训师最为适宜。同时,选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过硬专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以及培训工作热情的人才,为后续的企业内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在具体培训期间,首先应该对岗位培训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根据课程标准动态修订和完善。了解教学项目和课程情况的同时,创新项目开发理念和方式,为后续项目开发奠定基础;研究课程标准,两三人负责一门课程教学,由专职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深入研究课程标准,遵循工作过程原则,实现对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和考核方式的针对性审核,实现对资源结构的开发;优化课程设计,创新培训理念、方法和手段,坚实课程设计原则,为后续的内训师课程设计提供指导,组织培训活动的有序开展;编写教师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关键点,紧紧围绕课程主题内容选择教学内容,可以独立的编写教师手册;交流讨论,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应该对上述步骤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确定授课标准,整理标准化的课程资料,为后续培训教学提供保障;授课演练,授课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是内训师的核心能力所在,同时可以实现知识点分析和课堂活动。
内训师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评估较之传统培训方式而言差异显著。除了问卷时评价以外,可以进行长期的跟踪培训,并进行随堂评测和研讨,切实提升内训师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坚持任务导向进行企业内训师培养,有助于提升内训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过硬的专业能力,结合企业实际需要针对性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提升培训质量,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