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熙/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训练标准处
怎样创新出高校行政管理的新模式,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出原先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它。目前由于高校中行政管理工作结构规划不合理,行政管理体系不平衡于学术体系,导致发展定位有偏差。只有管理队伍和学术队伍目标一致步伐一致,加强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共同发展,才能顺应教育体制的新形势,在高等教育界平稳前进。
另外层层递进上下逶迤的等级分明的行政管理结构,导致了高级行政管理机构话语权过大,低级行政管理人员办公松散不负责任。校级行政管理机构地位强势,院系自由话语权受到限制,本该井然有序的行政管理体制变得效率低下,弱化了监督和协调职能的权利。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运行中管理过程过于繁琐,影响到整个学校的高效有序的发展。
而且,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理念,学校过于注重强制性的管理并下达很多强制性的条例,对于在校师生来说,这种管理手段生硬且效果不佳,不能让人信服。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各项任务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指导工作,摒弃对在校师生的单纯的管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肯定教师与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学生和教师才是组成一所学校的主体对象,所以在创造新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时要端正舆论导向,要倡导和宣传以人为本的意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让教师和学生明白学校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管理他们,而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以便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激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遵守规定的主动性。
此外,给全校师生留有较大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支持教师的工作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便更好进行科学研究;允许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为其个性活动提供平台和机遇,让其尽情展示自己促进专业发展。其次,善于用人,根据管理人员的不同性格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行政管理工作有别于教学工作,虽然短期时间内发现不出这种用人方式的优势,但在一段时间后,这种既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高校进展又利于管理干部个体发挥其光芒的优点就会体现出来,所以要给这种模式留出相应的适应时间。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需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选择是主动性的,要充分听取管理干部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这样会使其最大程度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促使了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健康的发展。
最后,虽然管理干部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但同时也是管理体系里的一份子,所以不能脱离这种管理体制的管制,否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所有的管理制度不仅要同样适用于管理人员,还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半分偏颇,让以人为本的平等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1)在整个行政管理体系中分散行政管理权,不能让管理大权集中在校级部门,应将行政管理权力平分到下级管理部门,把院级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体实施负责人,而校级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责任是监督他们的管理行为是否合乎规定。这样极大的避免了上级管理机关对下级管理机关管的太严而下级管理机关却不作为的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调动院系等下级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院系行政管理人员与一线的教师和学生接触更多联系更密切,比较了解师生的想法和需求,能够更好的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管理方案,有利于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引导和鼓励一线的优秀师生参与到行政管理工作中,让院长等专业学术人员带头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军中,不但增加了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还可以让师生亲身体验一下行政管理工作的不容易,有利于提高后期管理工作开展时全体师生的理解配合性。这样还可以避免教学与管理相脱节现象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这些一线教师、教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根据他们对自己学术领域的了解在学科发展前景、教学成果评定方面制定专业的管理规定。
综上所述,一所民航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关键靠充分研究本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考虑实际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面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新转变、新要求,不论是学校师生还是每一位在行政管理部门任职的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积极配合,为把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而努力,为着力构建现代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推进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路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