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的生态系统,建筑学家齐康认为“城市是由街道、建筑物和公共绿地等组成的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态”,一方面由于其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城市具有开放性、脆弱性等特点,因此在城市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就必须伴随进行城市的更新与修复。而街道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对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维护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城市街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错综复杂,在城市街道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视觉感受,同时也要以城市整体的自然环境和以人为本的需求为核心。我国城市发展当前逐渐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为主”发展,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所以在城市街道生态修复过程中,首先应尽量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其次在建设和修复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双修”内涵进行深度解读,提出和探索新形势下城市街道的生态修复与更新途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在城市建设大潮中,街道原本的功能不复存在,首先是汽车侵占街道空间,使街道空间由交往空间转变为交通空间,其次,不科学的规划和建设使新旧建筑风格各异且交替出现,导致视觉上杂乱,城市交通便捷的地方也是商业繁华的地方,因此在我国城市街道两边一般都有商家入驻,在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等杂物,甚至还有年久失修的垃圾箱等的基础设施等破坏城市街道美观,同时很多附属物如建筑工地围栏等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及时有顺序的引导,使得它们杂乱无章的排列在街道上,破坏城市街道美观。同时,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市政建设管理者往往过于偏重城市开发的经济功能,在规划中出现缺乏绿色景观设施建设等问题。街道界面的无序和繁杂的人流、以及不完善的街道绿化大大降低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
街道文化既包含了物质层面的建筑和生活空间,也包含了城市历史人文和居民生活习俗等精神层面。当前中国的城市街道景观越来越趋向“量化”拼盘式发展,中华两千多年传承下来的街道文化逐渐流失。千街一面的现象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普遍存在,街道丧失了本有的个性特色。另外,随着机动交通的迅猛增长,街道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概念愈加淡化,人们在街道上不仅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无法找到可以完全停留的活动场所。
交往空间在城市街道中往往指的是人们能够会友、交流和娱乐等场所,人性化的街道应该是能让人驻足停留、休息和进行社会交往的空间。当前由于市政设施、机动车道和商业活动等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人行和交往空间,导致街道空间局促,丧失了应有功能。同时,城市街道建设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瓦解,使得邻里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改变,邻里关系变得淡漠,所以在城市街道修复中重塑街区生活活力是核心目标。
人是城市街道的服务对象,所以在城市街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的就是以人为本原则。在城市街道的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里需求,慢行优先,从人的角度去研究街道的建设与修复。
街道的历史文脉见证了城市的荣辱兴衰,在当前提出的城市街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对街道的建筑形态、空间格局等的保护能够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认同感。老街道和老地名如“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首先要对老街道和老地名重现在现实生活中,其次要合理开发与记忆相关的新的资源,进一步丰富街道景观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更新中保护,在保护中融入新的文化景观。
在城市街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街道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和谐,如创造统一的界面色彩和舒适的尺度,同一街道上的建筑外观、质感、尺度统一协调,街道地面铺装风格、各种设施如垃圾桶、路灯、各种标牌等尽量统一,发现过去影响城市整体性和形象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改造,同时要根据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等为其进行新的规划。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在城市街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方面要注重保护自然,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人本需求,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在街道环境改造和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自然要素的恢复,还要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城市街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完善交通系统。生活性街道界面应尽量实行“人车共享”模式,鼓励提升城市路网密度,鼓励步行,限制汽车数量;其次要尊重原有街道的历史文化特色,对其进行保护性更新,将历史元素和新元素结合起来,延续人们对街道环境的归属感;再次应当从整体性原则出发,让整个修复的街道景观看起来有连贯性且脉络清晰,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状态,无序的景观会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新建建筑和设施应遵循相邻或既有建筑及设施的界面营造规则,以达到和谐共生。
缺少绿色植物的街道将失去活力,所以要加强街道绿化系统的完善,对缺损绿化进行及时维护和修补。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多钟功能,如不仅可以改善小气候、人车分流、减少噪音,还可以增强人的步行和心理上的舒适度等。在绿化配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乡土树种为主、层次多样为基本原则,避免观赏型绿地,尽可能以“硬地疏林”的方式创造人与街道互动的景观,如硬质铺地与高大的乔木结合,创造既能够为人们提供夏日遮阴功能又能提供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
日本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其著作《街道的美学》中提到:“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而是作为社区存在的。”街道除了具有串联建筑物和交通所需的道路功能外,也代表了一种交往生活方式。在城市街道交往空间得改造过程中,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交往空间进行适时的引导,不同的城市由于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以及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街道风格,那么在街道修复和建设中可以恢复和重构传统街区空间模式,创造一定私密性且交通便利的居民交往空间,这种重构与修复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创造富有人文特色的交往街道空间。
城市街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分支,其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当今创新、绿色、共享的城市发展新理念下,街道的生态系统的优化任务变得愈加重要,继承和保护街道空间的历史人脉,保持现代街道特色、活化街道空间的舒适性,以促进人们的交往交流活动,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城市设计与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刘祯贵.四川省成都市:实施城市记忆工程 传承历史文脉[J].城乡建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