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众所周知,任何教学的课堂模式对于教学质量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科学、合理、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英语技巧与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加合理的学习理念与方法,促使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为了促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进行合理改进,营造积极、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正是顺应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很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依然采用的大班模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很多教师却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地位过于被动,这无疑会打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实现学习深度与广度的扩展。与此同时,站在教师的角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得他们逐渐丧失了对英语教学的信心与热情。针对此,教师就需要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激发的教学情境,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依托于课堂开展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全过程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并从中掌握相应的技巧与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来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在接受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需要将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并对目标语资源与自身认知能力加以运用,以此为基础去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并获取相应的结果。从中不难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兼顾了“做”与“学”,这种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对于英语这种外语学科的学习而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关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具体而言,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接受与完成任务之前,需要对任务目标有所明确,并以此做好相应的准备,即任务准备阶段。其次,待明确任务目标,做好任务前准备工作之后,就需要针对具体的任务进行实施,也就是任务实施阶段。最后,在任务完成之后,学生需要对自身完成的任务成果进行验收,并对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从中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换言之就是任务验收与总结阶段。
从上不难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在该模式下师生之间需要通过交流与互动,学生之间也要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对于他们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在《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读写教程Unit 5,Section A:There’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一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篇课文主要论述的问题就是生活追求与生活态度,文中提出大学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他们乐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没有重视精神与理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时刻提醒自己,积极应对并处理好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矛盾。该课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内涵,使其掌握谈论生活中重要事物的基本技巧与能力。此时就可以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开展教学:
首先,在任务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对文章大体内容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向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去收集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其次,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发问,让他们思考自身选择专业的初衷与目的,引发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思考。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对应的情境中去思考与讨论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生活之间的联系,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之间展开自主探究,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分享出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而在任务验收与总结阶段,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针对本专业同学选择专业的目的,从中找到共同点与不同点,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总而言之,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需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确保其不偏离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基础水平与个体差异予以充分考虑,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到教学任务的设计当中,帮助学生突破困境,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此才能够保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迎春.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1):45~47.
[2]于莉,周毅灵.教师在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应用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