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旅游学院
“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随心所欲,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于各种社会境遇随遇而安;独立于自然及他人的束缚;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的生存。”[1]机器的发明及改良,大大促进想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现代化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亦造成现代人精神的困境。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分工的细化,人们的时间、生活被碎片化,成为固定程序里的一块“零件”,人与人的关系被人与物的关系所替代,不可避免的出现异化现象。
当下,户外运动的休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通过户外运动,人们从功利化、程序化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暂时隔断社会间的物质关系,以新奇、轻松的姿态去体验运动,在“玩”的过程中,发现运动的美与自然物的美,从而达到休闲的效果。这种休闲,能缓解人的异化,使人在钢筋水泥的物质世界中,追寻本身的自由。
在现代时间观下,时间是线性的,不断向前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机械让时间越来越精确,时间被分割成越来越小的单位,每个单位,都被瞬间的“真实”所填充,成为一个个片段。时间的量化表征了世界的高速变化,这种片段又连续的时间,使得现代人挣扎在过去与现在的张力中,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人感到痛苦和陌生。人自以为掌控和支配了时间,但现实却是在时间的巨齿下疲于向前,丧失对生活美的感知,造成人的异化。
而在户外运动中,人可以暂时“脱离”线性时间,在“日出日落”的循环中,感受生活。这种感受,不是短暂、片段的,而是一种持续性的体验,没有时间的压迫。如在野外露营,我们可以在半夜仰望星空,而不必担心第二天的工作;可以在黑夜将退时,依偎着等待太阳的第一缕光。在这个“不精细”的时间里,我们可以随意分配,而不是追赶时间。这种休闲,是对人心灵的放松,亦是对人异化的缓解。
机器的改良,大大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似乎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变得更为宽敞;人与人的交往也不再受到以往的诸多限制,似乎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密切。但是,人与人之间却出现了“咫尺若天涯”的现象。一方面,城市化进程,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城市,人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另一方面,这种拥挤,并没有让人之间的交往扩大化,现实中的距离拉近了,心理上的距离却变远了,人的交往被物质所阻断,造成人与自然相隔离,与他人相隔离,与自身相隔离。这种隔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造成与他人的陌生。
在户外运动中,人走出社会,与自然亲密接触,在运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在自然之景中发现自己的内心。在户外运动中,我们对自然的审视不是以功利的眼光看待,而是用新鲜、充满活力,饱含激情的态度去体验、去融入。人对自然的索取,变成了人对自然的欣赏。在这里面,自然不再是一座无穷尽的宝藏,而成为人眼中美丽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这种愉悦、舒适的感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性在物我同一的意象世界中复归。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户外运动中的团队协作,拉近了人与人心灵的距离。离开了社会的网,进入到一个没有监控、没有猜忌、没有阴谋、没有竞争的单纯环境中,人之间各种复杂关系被淡化,共同去体验户外运动带来的魅力。心灵的距离拉近了,真诚、团结、互助,让人变得真实,富有人情味。
人本身是独立的、丰富的个体。但在物质世界中,在商品拜物教的环绕下,人依附于物,丧失了个体独立性。在生活中,人们通过物质建立联系,并被物所支配。人们追逐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审美。同时,“伴随着通往合理化的、自动化的、被总体管理的世界之趋势而出现的令人发怵的事件,是在各个权力集团都达到同样技术水平后,他们之间斗争的一部分。这个时代,甚至连相对的个人自主性这些遗留下来的东西也要全部扼杀。”人的个体自我丧失。
户外运动中,人们走出社会,摆脱人行道、电脑桌、商场、电器,“逃离”文明,进入到“野蛮”中。在“野蛮”环境中,人对物的依耐性减弱,交谈更多的是口口相传,而不是手机、电脑;行走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双脚,而不是汽车;食物靠自己制作,而不是花钱去买。在运动中得到休息,在休闲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找回存在感,找回独立的人格。
从历史的维度看,人的异化是必然的,在人达到全面自由发展之前都会存在。但社会观念、生活方式方法,对人的异化有缓解作用。户外运动的休闲功能,是让人在玩的过程中,发现自然、发现他人、发现自己,从而达到休闲效果。这种休闲,能缓解人的异化,让那些异化了的单向度的人,暂时“脱离”线性时间,拉近人与自然、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格的独立,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