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演艺产业艺术与资本的融合

2018-11-14 19:43:54/
长江丛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院团演艺融合

■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大力发展文化演艺产业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当前文化演艺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不足,文化演艺产业融资难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演艺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破解金融难题,补齐金融短板。

其实在目前的中国文化创业产业中,艺术与资本的融合并不少见,但是从投资比例分配来看,电影、电视剧项目占60%以上,创意设计及出版业约占30%,文艺演出垫底,仅为5%左右。

相对于每年相对于每年以20%、30%速度在增长的电影产业,同为文化产业的演出行业的票房增长率实在难尽人意。

演出市场难逃二八定律,十部演出能有两部成功已经实属不易。即便现在市场认知度最高的话剧和音乐剧,能够首轮演出超过20场的仅占15%。与电影电视行业百花齐放的局面相比相形见绌,文化演艺行业显然在投资影响力和吸引力上有所欠缺。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高风险,投资回报率低,缺乏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文化演艺行业的制作成本并不低,虽然不像电影电视剧那样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投入,但是想要生产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也需要较大的投入。以一部舞剧为例,如果要生产出一部好的舞剧,其创作及制作成本基本在一千万元左右。而成本回收则需要较长周期,并带有一定风险。以一部首创舞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为例,创作、制作及场租等总预算约为1300万。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可售票约为1600张,以每场演出上座率八成、平均票价400元计算,这部舞剧首轮10场演出收入约为512万,不到投入的一半。而且这还是以较高的上座率及平均票价计算的。

(2)旧观念、老传统束缚,制约了投资者投资热情。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是毋庸讳言,在各单位流传了几十年的老传统仍然在某些方面制约着演艺行业的发展。中国的艺术从业者,很多人仍然抱有旧观念,渴望建立一套所谓的西方学术赞助机制:有一个或多个艺术基金无偿的支持艺术项目而不干涉艺术发展。赞助商只需要把钱捐出来就可以走了,其他不应该再多问一句!因为艺术家坚信,赞助人只是商人,他们没有文化又不懂艺术,艺术创作生产,由艺术家自己完成就可以了。而现在很多文艺院团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以在很多时候,这种旧观念、旧做法,制约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3)文化演艺行业本身还有轻资产、产业规模小、行业本身产业化程度低,缺乏稳定的现金流等状况。这些情况也影响制约着演艺产业艺术与资本的融合。

当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内还是有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演出项目,并且有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印象》系列。

而立足全国,建立巡演渠道的演出院线,如中演院线、保利院线等,在一些商业粉丝话剧、音乐剧等演出的运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一些观众认知度较高的国际经典音乐剧引进或中文版化,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如《妈妈咪呀》、《战马》等。其中《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北京世纪剧院驻演百场,几乎场场爆满。《战马》中文版在排练阶段,就已经得到了“卡迪拉克”等国际品牌的超千万投资赞助,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驻演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还有一些演艺产品如庞大粉丝群支撑、拥有品牌赞助的现场音乐演出;具有消费号召力的品牌动漫、卡通等版权的儿童剧;儿童剧演出+培训+儿童娱乐等综合开发的项目,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作为文化演艺单位或企业,打破瓶颈,开拓文化演出市场,加大演艺产业艺术与的资本融合,是大趋势。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打破传统融资模式,利用冠名等模式,依靠文化创意产业的隐形价值、明星效益等,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2)政府、投资方、演出团体三管齐下,共促投资成功。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为投资方及演出团体提供桥梁纽带,促进投资方与文化企业的沟通了解。政府适当投入产业基金进行引导,企业从自身多找原因,规避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3)演出团队在创作上要注意“内容”和“品牌”的高度统一。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文化企业与金融资本融合。2016年上半年文创领域196家企业获得投资,演艺市场与资本融合也越来越紧密。而具有清晰商业模式、跨界创新型的企业更是资本关注的重点。随着中国演艺产业的发展,产业间的投资与兼并重组趋势愈演愈烈,其模式也日趋多样化,近年出现的一些重大投融资事件也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为演艺市场的整合与融合趋势作了相应注释。

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确的感知: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改变,文艺院团的经营理念需要改变,演艺产品的生产方式同样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上级单位拨款,文艺院团根据拨款额度制作文艺作品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增长,而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文化作品,则需要更多“圈外”资本的介入。演艺产业艺术与资本的融合,大势所趋,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院团演艺融合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戏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4:18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杂技与魔术(2022年3期)2022-06-27 10:41:28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演艺科技(2020年12期)2021-01-15 08:03:52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