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2018-11-14 16:42:08郭悦川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功利性干部理论

郭悦川

学生干部在学校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不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工作从多方面都暴露出了多种问题,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人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动机,而激励能很好的诱发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本文将结合各种激励理论,来为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方法提供借鉴。希望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以及思路。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目前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普遍性问题,最主要的从整体来看像是工作态度消极敷衍、服务观念淡薄、缺乏组织性,但从每一位学生干部个人来看又有像是功利心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官僚风盛行等问题[1]。明白问题在何处,还要找准存在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真正改善解决问题。经过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存在以上普遍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组织内部体制混乱、加入干部队伍的动机较功利性、管理方法陈旧落后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现有的学生组织内部体制混乱

学生干部能够有序开展工作的前提是有一套完善稳健的内部制度在支撑,先下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这么一套完善的制度,有的干脆还没有,制度的缺失或是缺少实质性的内容使得学生干部们开展工作缺少明文章程,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效率低下。又或是有这么一套足以运行的章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最终使得学生干部们的活动组织效果大打折扣[2]。

(二)加入干部队伍的动机较功利性

入学之初就有着各种学生组织的纳新工作,而新生们参加学生组织的原因多种多样,面试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会表现自己加入学生组织是为了能够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校工作有序进行等等话语,然而更多的还是存在着功利性目的,虽然口头上不会明说,但是潜在的大家都知道,加入学生会以后在评各种奖项的时候会有便利、就业的时候也能给自己的简历添一笔光彩,因而实际工作中学生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并不高。

(三)管理方法陈旧落后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们在选拔、培养的过程中就颇有失衡,考核制度缺乏激励性,缺少有效的监督,使得学生干部并不能真正的将自身投入到组织工作中,缺乏工作积极性,易致工作敷衍了事[3]。

除以上主要的三点原因之外,诸如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组织自觉性不高、部分素质缺乏也是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二、结合激励理论的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一)基于双因素理论的管理方法创新

从保健因素角度看,在学生组织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干部们工作的进展,以及工作环境的舒适;从激励因素的角度来看,则要从满足学生干部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来入手,像是设定适当的日常考核制度,对考核合格的学生干部进行物质奖励或是在重要场合进行表扬,再或者是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干部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等[4]。

(二)基于X-Y理论的管理方法创新

区别于传统的X理论,Y理论更多的是强调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对于学生干部来说,让他们有更多的权限,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能够做出成绩,满足学生干部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爱上学生组织的工作,从心底增强责任感,来为学校和学生更好的进行服务,让激励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基于费洛姆期望理论的管理方法创新

费洛姆期望理论认为激励作用取决于人们对激励因素能实现的可能性的期望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人的效价。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制定一套明确的目标制度和管理方法,使得每一位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体会到更高的效价与期望,促使个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当前的国民经济形势下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人才,通过与激励理论的结合,来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方法的创新提供借鉴,使得院校的学生干部能够为学生们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进而为我国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功利性干部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现代家长(2021年4期)2021-04-30 03:39:36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