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运动的特点研究

2018-11-14 16:42:08希乐木格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规律马克思主义

希乐木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①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一步步发展至今,生产力已然得到空前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点,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历程概述

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俄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枪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了解放。涅槃重生的中国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还谈到我国一穷二白。当时,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多、生产力落后、发展极不平衡。那时,展现在党中央领导人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重大历史课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建设确定了最基本的价值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重要的思想,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质的发展,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质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邓小平理论又一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飞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成本高等问题,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要求产业结构优化。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问题有着大量的论述。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到,我们把创新驱动着力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④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强调了人认识、把握和尊重客体性规律,同时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作用。这既是对生产关系作出的调整,更是对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运动的特点

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其发展理念的特征是强调发展的辩证性和客观规律性,力图解释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哲学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运动也有其规律存在,在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艰巨性、长期性等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呈现出具有独特特色的发展运动规律。

复杂性。复杂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诉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中国作为多民族人口大国,中国共产党服务的对象不是某一个群体或阶层,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与以往其他政党服务于少数人的社会制度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服务对象是广泛的,不论种族、不分阶层,坚持全覆盖、宽领域地服务于每一位社会公民。

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至今,不仅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而且理论体系已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并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总结。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稳定性,必须长期坚持。在不断实践和发展中,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巩固、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要不断进行制度体制创新,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坚持下去。

时代性。社会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到步入新时代,不管是改革开放提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几代共产党领导人共同的努力都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起来,普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多样性。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强调发展的范围、深度、形式、模式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根据国情、发展道路,在统一中突出重点,在多样中顾全面。

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运动的特点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智慧和勇气,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让中华民族斗志昂扬步入新时代。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运动的特点能够让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②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2017-10-18.

④习近平.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Z].2014-6-3.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规律马克思主义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西南学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30
巧解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