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目标管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运用文献和调研的方法,分析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状况,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为今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和有利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教育体系。
1、科学目标
对于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设定一个科学的教育目标是前提保证,科学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要同时具备方向性和实践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已经制定了两大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方向性原则要求学校在制定教育目标时,立足当前的教育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实践性原则要求立足于本校基本校情和学生的思想状况,确定最大化满足学生需求的目标。因此,教育成果的体现不在于教了多少,在于学生学了和用了多少。这方面经验比较充足,做的比较好。
2、反馈调节,结果测评
反馈调节主要是针对目标实施过程而言,教育主体应该随时收集并掌握各层级各人员目标实施进度等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资源或解决问题,及时获取信息并纠正偏误,以防目标管理失去管控。一旦发现现实偏离计划过远,信息反馈就有助于调节和控制,最终将实际拉回应有轨道朝着目标行进,或者修改原有计划朝着更具实践性的方向改进。
测评绩效,它是对我们的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当某一时期的目标完成后,评价完成程度和效果,以发现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改正。于此,我们高校应已经强调必须采取不同寻常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评价方式。坚持以预定目标为中心,一种方式为主、多送方式为辅进行测评。坚持动静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贯穿始终、自成一体的测频体系。
3、奖惩分明,及时改正
管理者应该根据反馈信息和绩效测评的结果对相关部门员工或师生加以奖惩激励。当前的高校在政策当中,已经采取了给予优秀员工奖励,激励其再接再厉,对表现欠佳的员工施加适当压力,鼓励其进步等行动。在奖励方式方面,物质嘉奖和精神嘉奖并重,同时根据人员个性需求,选择对个人最有效的激励方式。由此我们根据学生寒暑假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可行性进行评估与判定,这一环节由专业的思想政治老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团,进行民主投票与评议,反响强烈的、可行性极强的给予学分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对于反响平平、可操行有偏差的进行实际指导与教育,做到激励机制长效化、惩罚机制适度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贯彻到学生日常。
1、目标管理实效性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方式单一、分工过细、形式重于实质、责任不明、无的放失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直不理想。现实中的教育活动常常沦为一种短期的思想改造活动或者教化运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反而给人造成一种教条浮夸的印象。
2、目标管理对社会价值的设置缺乏有效性
当前社会缺乏共同的信仰,过于推崇社会评价和认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他认为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两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个人价值是个人为满足自我需求而创造的价值。但是当今我们的教育仍然只追求社会价值,过于强调服从社会、奉献大众的无私精神,从而否定或打压个人价值的实现。一旦学生注重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便被认为思想品德差。因此,在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思想本身也需要改革,不断解放思想,接受差异和不满,才能被更多人接受。既要服从社会发展规律和遵循人格发展规律,也要减少逆反和排斥心理,使更多的人接受思想教育而非仅仅是一堂传统意义的政治课。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整体性、针对性、互动性、主体性以及灵活性等方面,通过剖析问题,达到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合理性、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中,还存在着规划混乱和无整体性这一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管理人员缺乏全局意识,并未将其工作完全纳入到高校管理系统。另外,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团队职业素质不高,对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进行职业化管理的技能经验不足,对工作缺乏科学性的认识,重视程度也不够。对于实践经验而言,有些学校缺少合理有效的中期、长期规划和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程度还有待提高。高校管理者更加注重确立短期目标,而对于长期规划则并未有效落实,只注重监管审查短期发展目标。
制定目标之所以很难,主要是难以满足目标的实用性,难以让目标能够切实地用来考核相关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所有参与者的齐心协力下实现目标,难以对自己或他人的工作量做出准确的判定,所以很难制定可估量的目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相关阐述,只有采用定性的方法,虽然想要制定出可量化的目标,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要实现定量很难。比如,尽管有些时候采用了某些量化指标对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度进行衡量,可是即使达到了这些指标,却不一定实现“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制定目标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组建并不断完善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领导团队,使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得以不断提升,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学校总目标、院系分目标以及个人目标三者是统一于一体的,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对全局带来严重的影响。若某一环节轻易做出改变及调整,这种实施将缺乏主体性和灵活性,从而使目标体系出现死板、混乱以及僵硬的不良后果,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难以顺利进行,此外,还构成了单向的由上到下的管理策略。其次,某些高校在执行目标的过程当中遇见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会马上对其处理修正,以致管理工作受阻,难以有效开展。详细来讲,高校目标管理缺少主体性以及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领导者对被管理者的切身利益和实际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缺乏服务意识。①
第二,在高校中,大学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群,他们希望获得独立,特别强烈希望得到重视及肯定。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往往是从事教学多一些,大多数的时间与精力都在了教学和科研甚至是行政事务方面,没有全职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员。思政教育目标管理工作越来越不受重视。而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程度偏低,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不够,以致人文关怀越来越匮乏。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需要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细化总目标。优化目标管理工作,可以制定众多小目标,小目标服从并且服务于总目标,以实现总目标为方向进行工作的开展。其次,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健全目标管理的规章,建构党政管理控制、专兼职队伍相配合、全体教职工紧密联合、鼓励学生自我教育的全方位的管理格局。最后,强化目标实施。行动是强化目标的最好体现,强化目标管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实际应用的具体诠释,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可操性、发展性,必须实事求是,动员参与,运用激励机制发挥促进作用,构成良好的互动场面。
1、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点:一是用情感动他人,用道理使人信服;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科学性的“理”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做根基,使思想工作保持持续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就是要使大学生在思想上保持先进科学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让大学生的大脑能够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给予合理引导以及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2、创设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首先,不断完善思政教育中目标管理的领导规则,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方式里、学习生活里和个人一些的行为的监督,督促他们自觉遵守学校中的规章制度,学习并内化社会公德思想;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目标管理的实效性、针对性;最后,要在学校里建立起目标管理的考核的一些评价措施,在考核过程中严禁放水,对实施情况作客观全面的价值判断。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成长、不断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充分重视关注。首先,要增强人文关怀认识,关注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需求、参与政治管理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最后,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树立多样化成才观念,尊重个人的选择,鼓励和培养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人才,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只用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目标管理、人本管理、自我管理等思想的恰当运用势必也会增强其实效性,加快其科学化进程。除了管理思想,还可以应用数理模型、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总的来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探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问题,也并非在短时间内可以了解透彻,需要长久地坚持下去,对这个永恒的课题不断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
注释:
①任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分析研究[J].教育评论,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