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帆/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应届大学生数量逐年扩大造成的就业竞争日渐强烈问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心理与现实两方面的压力。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抗打击能力往往也十分不理想,就业发展只是力不从心。高校对于现状应当重视起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与能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创新主要通过融入就业知识与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现代大学生多与社会接触不多,了解片面化,由此导致就业选择过于理想化或是过于悲观,不能做出较优的选择;并且对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应对能力造成消极影响,应变不及给学生自身带来负面影响。
现时间内高校对就业教育往往不能提起足够的重视,或因教师资源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课程数目少,课堂质量一般,教师一板一眼不能联系客观实际等现象较为普遍,这类课程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极为有限,并且易激起学生逆反情绪,教学事倍功半。对于这样的现状,高校宜推进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协调。从教育目的方面来说,这二类课程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与社会更好地接轨;从教育方式来说,都偏重实践,并且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脱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能力。
这里提到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课程内容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创新表现为将就业知识统一进思政课堂,课程设置的创新表现在课程中对于实践的强调。出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就业知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较优的选择。事实上,思政课程与就业课程二者具有很好的互通性,课程融合有利于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而课堂实践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造成更深的印象。
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思政课程融合就业指导,课堂实践比重大,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加深对社会的理解与领会,加以教师的指导,由此提高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社会应对能力也能逐渐提升,达到学就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在思政课的创新中,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也应集中在对学生观念的改造,对将来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预防性教育,避免学生走些无谓的弯路。
增强学生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样是预防性教育的重点,学生初入社会对于社会中的行为模式还不熟稔,被人欺骗或发展遭受阻塞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在教育阶段就采取措施巩固学生心理上的防线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道路通畅,也有利于学生摆正心态。
巩固学生就业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业大多出于创造收入的目的,这确实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但作为外在的驱动力,它往往难免使主体感到疲倦,不能使得主体乐于工作,享受工作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就业的内在驱动力十分紧要,有助于学生享受工作的过程,塑造学生的职业荣誉感[1]。
第一,课程内容对就业方面做出相应扩展。思政课程本身对学生思想的塑造多为三观的树立,而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不甚重视。并且由于思政特质,课程的实践内容有限,对学生的教育仅限于理论影响。因此创新课程中应适当加入思维方式指导的内容,并提高实践内容所占的时间比重,通过多种类型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就业规划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政水平并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思想力量。学生的就业内在促进力量塑造是为了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并且提升发展能力。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找到就业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对于任何课程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对于创新的思政课程,优秀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劣并且帮助改正。课程的创新也体现在教师教学的创新上,因就业是完全的现实性问题,空谈理论的教师是不适宜进行就业指导的。创新性教师应做到感染力强,对学生的思想、就业都有能力提出实用性建议[2]。
总而言之,就业指导课程出于提升学生就业效率与质量的考量,通过预防性思维教育,让学生拥有基本无差错的就业观念,以帮助获得更加合适的职位。创新型思政课程将就业指导与思想道德教育联合,将学生不同方面的思想教育融合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更加正确的观念。教学的重点在于塑造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政素质,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