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18-11-14 23:01陈文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责任感意识德育

■陈文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群体,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前景。因此,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院校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1)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日渐盛行,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也得到增强。他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现实利益,而对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关注越来越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他们更多的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比如,不愿意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担心同学成绩变好超过了自己。求职时,多数大学生首先考虑的是职业的薪水、稳定程度,而很少会主动选择到西部落后的地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2)公德意识薄弱。社会公德意识是社会责任感的道德基础和重要表现。[1]部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比较薄弱,在公共场合出现一些与大学生身份不符合的失德行为。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场所高声喧哗。(3)知行不合一。很多大学生都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却难以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上。比如,都认为见义勇为值得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却是遇事绕道而行,生怕跟自己沾上关系;都痛恨走后门找关系,可是自己遇到事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托人托关系。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了改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独立意识、效率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增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满足,思想和行为变得更加务实和功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滋生蔓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学校教育导向出现偏差

重智育轻德育是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便高校也不例外。高校虽然将思想政治课设为必修课,但同样也是只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即让学生知道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但是从“知”到“行”,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学校教育的引导和社会实践的推动。由于经费不足、社会实践基地有限以及学生安全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无法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承担社会责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习惯接受而不愿付出,缺乏担当和责任意识。不少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着“功利主义”的倾向,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以及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后是否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再加上不少大学生是在异地上大学,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机会都非常少,就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责任感教育了。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转变德育模式,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将育人与成才相结合,把社会责任感教育纳入教学任务。首先,改变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用真情实感打动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其次,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仅仅将成绩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标准,要将传统的一元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再次,诸学科多管齐下。除思政课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在教学中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一种间接性的方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二)正确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熏陶作用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也跟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其次,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做负责任的父母,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孩子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此外,家长要注意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三)丰富社会实践,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更直观的认知;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他们进步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在角色承担中体验社会责任感,继而为转化成责任行为提供条件。”[2]高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应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其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责任感意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