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探析

2018-11-14 23:01吴文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实务国际贸易应用型

■吴文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一、前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包含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其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但大多高校在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没有有效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现实需求,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外贸人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重难点把握不到位;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对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等诸多问题,该课程教学效果总体欠佳。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包含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两部分,教学内容较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该课程的教学课时都相对有限,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大部分教材的编写顺序都是理论在前,实务在后,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若不作合理安排,就会出理论与实务脱节、首位不能相顾的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只顺教材章节进行讲解,未分清主次,不突出重点,常出现非重点内容占据过多学时,而重点章节因课时限制无法讲深讲透的现象。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都侧重于应用型教学,对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更加重视,常因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使得许多理论知识或点到为止,或直接忽略,最终导致学生在实务部分的学习和掌握上效果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二)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能动性较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授向学生教传递理论知识。即使在实务部分,专业术语和相应的国贸贸易条款和规定等理论知识仍占大部分教学内容,虽然部分老师会加入一些案例教学,但仍处于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学习的状态。总的来说,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差,主动性不强,效率偏低。

(三)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该课程实务部分涉及的国际贸易操作流程、相关知识的应用,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教授这部分知识。而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加之后期部分学校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够重视,相应的学习和培训未及时到位,使得许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脱离工作实际,与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不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实际的对外贸易工作中也是采用英语。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弱,加上大多院校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使用中文教材,没有采取双语教学。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即便对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但对相应的专业英语掌握及应用却不够。如学生知道海运提单是什么,但对full set of clean on board ocean bill of lading却不清楚,在实际外贸业务中,外贸合同等相关单据都是英文,这可能会导致今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岗位适应能力弱。

三、具体改革建议

(一)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在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上,教师应在对教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章节特点,区分主次和重难点,合理分配课时。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教师可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多加入法律法规,各国政策条例、人文地理等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国际贸易时事政治以及经济热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多加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应用性强,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在该部分有些章节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如交易磋商、信用证的审核、报检单的填制等,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务,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提升教学质量。

一方面,理论部分。教师在基本知识讲解过程中,可多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思考。如在讲授“要素禀赋理论”时让学生讨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在讲授经济一体化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国家要积极建设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实务部分。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应用性较强,在教学中可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加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如在讲授贸易术语FOB、CIF,导入“货物在海上遇险后买方有没有理由付款”等相关案例;在信用证章节导入“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买方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有破损要求开证行拒付卖方货款,开证行是否会同意买方的请求”等相关案例。另外,还应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加入实验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引入国际贸易相关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扮演国际贸易进口商、出口商、进出口银行、监管者等各个角色,模拟进出口贸易在不同贸易术语、不同结算方式下的整个贸易流程。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不同结算方式下的贸易流程及国际贸易知识。

二是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国际贸易相关的学科竞赛多为仿真实际操作,学生与参赛竞争对手模拟不同国家的进出口企业,进行从贸易磋商到合同签订再到合同履约的整个贸易流程,综合考查学生商务谈判能力、资金运营能力、贸易术语及结算方式的灵活应用能力、国际贸易单证的正确缮制等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等。另外,完成一次国际贸易整个流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要素,耗时较长,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及心理素质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总之,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慕课、微课等课程方兴未艾。当前,各大高校无线网络wi fi基本覆盖,学生手机普及率高。教师在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录制慕课或微课,积极建设在线课堂,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集中组织教师对该课程录制微课或慕课,让学生在课后安排时间观看课程学习,教师查阅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和讨论,将知识内化。这样既能解决学时不足问题,又能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训

目前,许多院校开始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训,这也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发展瞬息万变,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必将被社会淘汰。教师参加企业实训,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更新知识,将企业实践经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教学针对性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专业英语教学

当前,外贸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相对于一本、二本学生还有一定差距,在国际贸易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或采用全英文教材对学生来讲可能有一定困难,但又不能忽视专业英语的学习。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1)选用中英文教材。选用中英文教材,学生既能看懂专业知识,同时对相对应的专业英语也能同步进行学习,比选用全中文或全英文的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2)教师授课中增加专业英语。教师在授课中,首先对知识进行中文讲解,再对重要的专业知识进行英语讲解并要求学生掌握,可以用考核、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3)选用全英文的国际贸易单据。在专业知识已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应选用全英文的单据,对专业知识及专业英语进行强化。

猜你喜欢
实务国际贸易应用型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