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时代下我国电子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8-11-14 23:12张洪泽蔡秋梅
戏剧之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公民主体

张洪泽,蔡秋梅

(长春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网络化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进而对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电子治理的实践提供了技术平台。网络信息技术为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了平台与技术支持,有效促进了公民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参与,电子治理由此产生并得以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电子治理对于适应网络化时代我国政府管理模式优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政府及电子治理概述

(一)开放政府。2009年1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政府开放指令》,开放政府由此提出。奥巴马认为开放政府应该具备透明、开放、协作几个特征。透明性要求政府有责任告知公民目前的发展规划,通过各种渠道将政府信息提供给公民。参与性要求者政府重视公民参与的力量,公民的积极高效参与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决策质量。协作性要求政府应积极与其他参与主体进行合作,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1]

(二)电子治理。电子治理不同于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模式,它强调多主体参与、以公民为中心、公私部门合作等,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并不仅仅是将政府电子化,而是要求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让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我国政府电子治理困境

(一)政府管理理念滞后。现阶段我国政府管理模式还深深受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传统行政体制模式的影响,政府的服务型角色还未完全转变过来。作为行政权力的主导者,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大都大包大揽,行政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企业、非营利组织、公民等其余参与主体都无法自由充分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二)政府信息化水平较低。我国电子治理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对信息安全和维护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旦我国电子政府信息发生泄漏或者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信息安全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另一方面,虽然地方政府网站都在逐步完善和优化,但是在对网站的实际考察中,政府门户网站所包含的信息大都是政府部门简要、机构分类等简单内容,而涉及到投诉举报、信息公示、官民互动等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公民很难通过网站了解到现阶段政府发展动向,信息化政府也就流于形式。

(三)公民参与质量不高。由于受到长期封建专制行政体制的影响,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比较淡薄,缺少参与政府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长此以往导致公民对政府的发展运作毫不知情也不想关心。另外,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两者之间的互动长期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

三、我国政府电子治理对策

(一)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电子治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理念,它体现的是政府管理由原来的传统型向治理型转变,由集权管理体制向民主集中制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作为一种行政主体共同认同的信念,对政府管理和服务发挥重要作用。[2]电子治理的实现要求政府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引入多中心治理理念,政府在电子治理中仍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企业、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形成多元主体的高效互动。

(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安全作为电子治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应重视信息安全,提升我国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信息安全维护方面的投资,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维护,全面提高政府的外部和内部防护、硬件和软件维护、网络和系统维护,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安全防护网络,保障信息安全,从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提升公民参与质量。公民社会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让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事务的治理中去。要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赋予公民更多的权力,保持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状态。[3]政府应继续推进和完善行政体制改革,把握好掌舵者的角色,把着力点放在宏观调控上,将社会、市场能处理好的事充分交由社会、市场去做,逐步从微观领域退出。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公民主体
论公民美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