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璠玎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一般情况下,“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至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短片”。近年来,对微电影赛事冠以的名称除了“微电影”,还有“微视频”与“短片”,本文所指的微电影大赛也涵盖了微视频大赛与短片大赛。
巡检重庆举办的微电影大赛,由传统媒体牵头主办、承办的占据绝大多数,这主要源于新媒体的冲击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牵引,使各传统媒体纷纷将自身更新、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以新媒体为平台的新领域;而微电影凭借对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依托、与传统影视行业血脉相连,成为他们的关注焦点。重庆最具影响力的微电影赛事均以传统媒体为主要运营力量:“广播电视新媒体微视频大赛”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从2012年起主办;“‘爱·重庆’重庆微电影大赛”则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起。通过举办微电影大赛,传统媒体一方面采用文化赛事活动的产业运营来创制收益渠道;另一方面尝试开发媒介融合新项目,如重庆商报社建立“渝电影”工作室打造“首届重庆创意微电影大赛”,初步践履从纸质传统媒体向影视新兴媒体的跨界式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对主导文化的建设是发动微电影大赛的重要引擎。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委连续四年举办了“‘网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重庆微视频大赛”,这种文化建设方式也被复制到各个领域当中——在对主导文化进行细化演绎的同时,催生了功能各异的由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微电影大赛,重庆市工商局就曾以“重庆市首届微型企业微电影大赛”来宣传全市微型企业的发展成果。另外,各所高校基于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活动以及宣传教育的需要,也组织兴办了种类繁多的微电影大赛,如重庆大学在国家加强网络安全及信息化工作的主导话语影响下,开启了“重庆大学原创微电影大赛”。
正如有学者所言:“无论微电影如何标榜自己、如何以电影的名义推销自己,广告效应都是最原始的推动力。”基于品牌建设、商业推广目的而举办的微电影大赛在重庆与日俱增,如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推出了“福特福睿斯幸福时光微电影大赛”,烘托塑造即将上市的福睿斯轿车重家庭、重亲情的进取型家庭品牌定位。作为微电影分支的广告微电影本就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软性广告营销方式,向受众宣传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或产品功能”,从而“迎合了自我意识下人们反抗填鸭式硬宣传的需求”,由此受到商家与企业的青睐。微电影大赛作为新兴文化活动,进一步遮蔽了广告动机,给人以重文化轻功利的感觉,更利于个性、定位、体验和形象等品牌深层信息的传播。
虽然微电影大赛在重庆显露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但“追随流行”的发起动机却使其存在着“炒作流行概念”的危险模式,不利于赛事项目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微电影行业也缺乏推动作用。重庆微电影大赛中,有不少采用了“一赛终止”模式——只举办一届,短期内吸引眼球,此后要么因为赛事本身各项指标的质量平平,要么因为主办方并没有长期经营的思路,很快就从公众的视线中淡出。如重庆渝中区在2012年5月启动的“‘幸福社区邻里如亲’微电影大赛”,虽然征集到不少颇为优质的作品,主题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只举办了一届便偃旗息鼓,主办方用一次赛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政府的宣传项目,实现了公益宣传目的,却并未对城市微电影大赛及微电影行业本身产生建设性的作用。
现阶段,重庆微电影大赛的一些主办方与创作者对城市文化的理解有所欠缺,导致微电影大赛及获奖作品并未完全体现出对城市文化的功能性作用。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物质文化层,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成果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的总和;第二个层次为行为文化层,它是人的行为在城市文化中的体现,承载着城市特有的文化信息;第三个层次为观念文化层,它是人们社会意识总和,是城市文化的最高境界,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特征。”而狭义的城市文化特指城市精神文明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由此可见,城市文化的涵盖范围非常广,但许多在重庆举办的微电影大赛,无论是主题的提炼还是参赛作品的内涵,都显得有些狭隘与浅显。如“‘爱·重庆’重庆微电影大赛”,第一届大赛的系列主题为“我感动、我参与、我幸福”;第二届大赛的系列主题为“梦想、感动、惜福”。不难看出,该赛事主要倾向于体现重庆这座城市的行为文化层与观念文化层,但从获奖作品来看,主题阐释显得有些简单:《重庆,回来了!》只是一首将歌曲《江南》换词后的MV,虽然对重庆城市风情的镜头展现体现出城市的物质文化层,却并未充分诠释大赛对城市“软文化”的表现要求;第二届“梦想篇”的三部获奖作品,均体现出聚焦底层群体及偏僻乡村的创作走向,对于重庆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当代文化营造,显得有些缺乏。
仔细剖析重庆微电影大赛浮现的问题将会发现,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缺乏科学的发展模式,而对发展模式的选择既需要考虑重庆的城市状况,也需要遵循微电影这种新媒体文艺样式发展的一般规律,总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开拓:
对于具备竞赛、展映功能的微电影大赛来说,发展已趋成熟的电影节可谓其近亲,而“文化交流”与“市场交易”的“双轮驱动”模式是国际电影节运作的一般规律,重庆微电影大赛可考虑对其进行选择性的借用与吸纳。
从宣传征集作品开始,重庆微电影大赛就应内嵌入文化交流的目的,比如面向本地外籍人士进行作品征集、对少数民族群体重点宣传等。评选时则应力求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如特别关注显现青少年亚文化的作品,烛照社会边缘群体,同时多维塑造、展露城市文化,体现出丰富性。最后,将文化交流的意图充盈入颁奖与播映环节:在颁奖典礼的程序与节目方面强调多元文化及其相互的交流,并扩大播映范围——这正是当下重庆微电影大赛提升影响力的短板所在,如首届“‘山水之都·美丽重庆’旅游微电影大赛”,是在重庆举办的“2016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的单元项目,该峰会本是传播交流重庆本土文化、提升重庆微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绝佳时机,但微电影大赛只是照常规进行播映与巡展,并未借力进行国际化的传播,错失了良机。
比较而言,“双轮驱动”中的“市场交易”基本属于重庆微电影大赛的处女地。重庆日益繁荣的视屏系统需要大量的内容填充,时长较短的微电影无疑与之契合,但无论是商圈的LED屏,还是公交移动电视与轨道交通屏幕,均未对之进行关注。如果能借助微电影赛事开设相关经贸平台,使有影像设备与内容需求的群体与设备厂家、制作团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开展产品与服务的交易活动,将有着推动微电影大赛不断向前,使其与各类车展、房展齐头并进的可能性。
中国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在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种类型:全新业态、改造业态与融合业态,而微电影既是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大电影)进行改造的改造业态;又是与其他产业(广告业、婚庆业、旅游业等)进行融合打造的融合业态。毋庸置疑,廊括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两种类型——改造业态与融合业态的微电影,已经成为该领域内极富发展潜力的新新成员。
在重庆,赛事项目是微电影存在的主要形式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而单元性质的赛事类别,凭借自身的强依附特质,体现出为其他文化活动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当代社会正处于商品向景象转变的“读图时代”,传统的“商品拜物教”正转为“图像拜物教”,而对图像的崇拜就是对“感性主义”和“快乐原则”的崇拜。因此,重庆的微电影大赛似乎不该仅仅拘限于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常规单元项目,而应努力与其他文化门类携起手来,打造属于草根阶层的影像“狂欢季”。
事实上,重庆每年举办的可供微电影介入、融合的大型文化活动数量不少:从2011年开始启动的国际马拉松大赛,已经成为市民们一年一度的运动“狂欢季”——不仅通过“跑”来体现体育精神,还通过“秀”来张扬个性与创意。而兴办已有近10年历史的重庆南滨啤酒节,在盛夏里将美食、畅饮与音乐融为一体,点燃了重庆人的激情与活力。但在这些激越奔放的大型文化活动中,源于大众并能进一步强调参与感的影像是缺失的。因此,充分发挥微电影自身所具备的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特质,适时融合其他文化门类,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引爆大型文化活动的网络影像狂欢,是现阶段重庆策划、创新文化项目时可以思考的方向。
诞生仅仅几年的微电影及赛事活动,正处于文化产业的生产导向阶段,政府的推动对其产业模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重庆市各级政府虽有不少与微电影大赛借力互动的宣传项目,却并未出台任何专门针对微电影及其赛事的促进扶持政策,政府缺位的现状亟须得到改善。重庆市政府应积极发挥导向与推动作用,进行宏观部署,采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思路来建构生态系统,促进微电影及其赛事与其他文化门类更加深入地融合发展。重庆市现已诞生了首个微电影全产业孵化器——重庆渝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渝电影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还有华谊兄弟重庆两江新区电影小镇、两江国际影视城(民国街)等项目,主管部门需要对之进行统筹整合,以共建城市影像品牌。
另一方面,微电影行业的人才缺乏问题十分突出。重庆卫视每日一期的“微电影”栏目中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创作人才缺乏所导致的产品供给不足。而重庆市多所高校开设有影视专业,重庆电视台的方言栏目剧也为短片拍摄培植出了创作力量,但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始终缺乏有效的桥梁。微电影大赛可挪植电影节的探索发现功能——发掘、培养具有潜质的创作人才,充当微电影创作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桥梁。另外,开设有影视专业的高校内部的微电影大赛也是发现创作人才的土壤,如果由专业教师牵头组建团队,积极介入微电影生产,将能推动学生们迅速成长为创作中坚力量。如若主管政府部门能够设立专项基金,配合微电影大赛对创作人才的挖掘与训练,相信假以时日,重庆微电影人才缺乏的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注释:
① 杨城认为,电影节最为核心的层次是探索发展的功能。见吴冠平、张献民、沙丹、杨城:《电影节展与艺术电影的生存之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