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楼梦》插曲《葬花吟》的演唱分析及审美体验

2018-11-14 23:12丁后兵朱峰玉
戏剧之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葬花黛玉表演者

丁后兵,朱峰玉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吟唱了曹雪芹为体现她冰清玉洁的品质和其卓绝的才情打造的凄美乐章——《葬花吟》。其词句凝聚无数血泪与怨愤,曹雪芹的想象非常的丰富又奇特,塑造的画面有无限的凄清之感,表达了林黛玉在心理上对生对死、对爱对恨产生的斗争,并产生了对生命的迷茫。

一、《葬花吟》的演唱分析

(一)气息。《葬花吟》的演唱中一方面可以遵循作曲者乐谱中记录的换气符号来进行气息的把握,例如原唱陈力演唱时没有过多的改动也把歌曲演绎的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情感的处理来把握气息。例如吴碧霞在演唱过程中,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处理的相当到位,没有严格按照乐谱的记录来,而是融入了个性化的理解,在气息处理方面悄无声息的让听者觉察不出。

(二)咬字。歌唱与语言是不分家的,歌唱家所演绎的所有歌曲,都是唱给观众听的。歌唱中很重要的点是必须把语言清晰的传达给观众让他们能听懂。因此,咬字在歌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咬字时,首先要咬准字头,需要用力的咬清晰,但用力不是咬死的意思,咬死会导致歌曲缺乏流动性而显得僵硬。

如歌曲高潮“天”“头”“丘”字时值都较长,歌唱者就需要在足够的气息支撑下咬住字头。因为描写的是黛玉“叩问”苍天时的悲愤,便不能像第一段那样轻柔。首先要用力咬准字头,再将字腹随旋律推送出去,最后干脆利落的收字尾。将字腹和字尾糅合在一起,做到归韵清晰,声音听起来就自然了。

歌曲轻柔委婉,用气或是音量都不能过强,此处个“何”字演唱时会相对难处理,“h”处理不好声音就会不干净,此处只要稍微抬起舌根至软腭,让气流摩擦发声。很多带有“h”音的字都可以这样处理,声音听起来就干净了。而吴碧霞在演唱此处时,与意大利“tr”发音相结合,这种处理彰显了她中西结合的特点,别有一番风味。

二、《葬花吟》的审美体验

(一)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葬花吟》音乐响起,脑海中就盘旋着黛玉葬花的唯美画面,能透过画面看见她那柔弱之美、凄苦之美、绝望之美以及那病态中的抗争之美。而《葬花吟》岂是止步于画面的作品,它已升华至极强的意境美中了。葬花在人们看来就已经是很诗意很凄婉的一种行为了,又在“花谢花飞花满天”如此凄苦的画面了收拾着残花,也收拾着对自身命运的感叹。由此,葬花的意境美也被衬托无遗。

意境讲究的是情与景的交融,如果只是对“花谢花飞花满天”这样对景的描写,就不足以形成意境,意境的形成永远离不开情与景的结合。所以《葬花吟》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与怜惜,更有联想至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葬花吟》用艺术语言勾勒,描写黛玉以花喻己,又人花合一的表达了自己满心的凄苦,赋予了作品意境表现的审美价值。

(二)自然流露的情感美。表演者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要投入真实的感情,使自己的真实感情与音乐作品融合为一体,这样才能真实生动的再现作品的情感内涵。而音乐表演又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艺术,只有从表演者心里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才是最真挚动人的。刻意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会破坏表演者与听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降低作品的美感。演唱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对表演者的技巧要求很高,如若不是得心应手自然也做不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著名歌唱家吴碧霞在演唱《葬花吟》时,脑海里还原了原著里的画面与情节,想象自己便是那主人公黛玉,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得她所演唱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从心里迸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从而达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听后黯然神伤。

三、结语

歌曲《葬花吟》不仅是高度文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还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王立平先生以其独特的创作,让歌曲《葬花吟》成为经典。他从黛玉的人物特点出发,将流行元素融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刷新了观众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文化。

通过对本文的写作,对歌曲本体的分析以及对技巧把握的分析,让我对声乐演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作为声乐学习者,我们应该具有分析作品的能力,并能发掘音乐背后的故事与哲理,最终为演唱而服务。

猜你喜欢
葬花黛玉表演者
《红楼梦》里的三次葬花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红楼戏的滥觞
妙猜两数
背诵《葬花词》的丘成桐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