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宇/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仅能够通过网络设备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可以用它完成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如交易、支付等等。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交流方式,而且也在塑造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网络语言、网络社区、网络消费、网络游戏等网络虚拟世界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中,网络语言是最具吸引力,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语言是交流的媒介,是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语言也是文化本身,是塑造人的思维模式、逻辑结构的重要基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创造的独特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搬到了网络上,但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又展现出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特征。由于网络语言主要是用键盘拼写出的字符,因此网络语言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书面语,但同时,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又具有口头语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多以及网络交流的日益频繁,网络语言在言语行为中的应用日益明显。网络语言具有传播、发展速度快的特征,往往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有新的词汇和语言现象出现,这些“流行词”表现了网民的文化创造力和汉语言文字的勃勃生机,研究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学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把握网络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解互联网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多层次互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观察和研究语言活动的丰富形式。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汉语言文学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言谈交流的媒介,同时也是各类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构成了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探讨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应该从日常语言、媒体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分别进行探究。
网络语言之所以日益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首要的原因是网络交流从一种娱乐化的、辅助性的交流方式发展到一种日常性的重要交流方式,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交流的场合和人数都日益增加,网络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交流场域。其次是由于网络用户日益低龄化,年轻一代人从出生开始就接触网络,他们对网络语言具有丰富的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语言渗透到日常生活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在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其“溢出效应”使得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语言和其他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反作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使用语言时并不会刻意区分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特别是在日常交流中,为了使自己的表达跟上潮流,为了达到夸饰和逗乐的语言表达效果,他们常常会有意无意的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现实生活的日常使用中,对日常语言的使用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网络语言为日常语言增加了许多新鲜元素,丰富了日常语言的表达,比如“你奥特(out)了”一语,意思是“你落伍了”,在日常语言中也经常使用,再比如“为xx点赞”的说法,意思是对某人或某种行为表示赞赏和支持。这些语言最初是在网络上流行的,后来慢慢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词语的使用,为人们的日常交流增加了趣味性和活力。
当然,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也有消极一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导致许多粗话、脏话和带有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侵入到日常生活语言中,加上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以及某些为了博取眼球的商业机构的炒作,导致不少网络语言进入人们日常交往的语言内容之中,有的甚至进入了课堂,成为学生们争相模仿的语言,对于青年人培养健康正确的日常交往是不利的。
网络语言迎合了人们交流和理解的需要,有的流行语还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热词,网络口语的传播性特征引起了宣传媒体的注意,媒体既是网络语言的积极推动者,同时也是这一语言形式的模仿者。
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不同类型媒体的态度和选择是不一样的,对于社交媒体如QQ、微信、微博,他们是网络语言应用的推动者和支持者,他们对网络语言保持着开放态度,积极支持这类语言的使用,而且在其宣传推广活动中也频繁使用新颖生动的网络宣传语。
对于社会其他媒体机构,如电视媒体、报刊杂志、户外宣传媒体等,他们大多不是网络口语的生产者,但却是忠实的使用者,比如房地产广告宣传媒体经常使用网络流行的口语进行商业宣传,比如“世界那么大,我要全景房”是对网络中热传的“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句子的仿拟,比如“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房”是对“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的仿拟,通过将网络流行的口语和热词加入到宣传营销当中,商业媒体成功的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通过语言的灵活应用起到了宣传和传播的功能。
网络语言除了对商业媒体具有影响,对官方媒体、党政机关媒体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人民日报》在其评论文章中经常使用“给力”、“点赞”、“正能量”、“舌尖体”等网络流行语,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加了媒体的亲和力,拉近了媒体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一改以往官方媒体严肃、庄重的刻板印象,体现出创新精神和活力。
随着网络语言使用频率的增多以及网络文化在年轻一代的普及,网络语言对社会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的层面看,网络语言传播了平等、开放、多元的网络文化,这对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网络语言不仅从传统语言、日常语言中借用词汇和语法,而且还积极从国外吸收和引进各种文化因素,比如日本动漫文化、美国漫威文化、音乐文化等等,这些流行文化中包含着健康的正面价值,可以促进人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保持一种开放,进步的文化态度。
但是,网络语言对社会文化也有消极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完全是自发形成的,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治理,导致大量粗俗、侮辱性的语言滋生出来,有的网络语言还带有煽动性和误导性,这些词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对社会融合、社会交往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协商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当这些词语流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日益频繁,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一种突出的语言形态。在网络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其应用日益被日常化、口语化,这一现象不容忽视,无论是从词汇、语法还是句式方面,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
上文分析的网络语言现象只是网络语言丰富多彩的形式中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网络语言具有十分鲜活的生命力,总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深刻影响,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社交工具如微信、微博、QQ等工具的流行,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庞大,因此,对语言的使用和改造也就越来越多。其次,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也为网络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越是新奇的表达,越能够得到网民的关注,而不断出现的新事物也呼唤着新的表达的出现。最后,网民年轻化和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的成长为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使用贡献十分突出,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新事物更加敏锐和开放,因而也更容易创造和接受新的表达。网络语言丰富了日常语言,增强了媒体的亲和力和表现力,同时也传播了开放平等的正面价值,但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创造和使用过程中也不乏一些粗鄙、歧视性的语言流入人们的日常语言,对社会交往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网络语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需要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去看待和处理,以宽容、开放的形态接受这一新的语言发展趋势,同时加强引导和宣传,促进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