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当下不足,寻找全新突破。
我校地处乡镇,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中缺乏学习气氛,家中也没有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供学习,所有英语学习全靠在学校课堂中完成。如果仅仅依靠课堂英语学习已远远不够,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有更多的选择课程。
而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语用意识,英语学习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在课堂英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甚至有些学生提到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就会有畏难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深入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不单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应当开放课堂,加强与其他机构团体的合作,让更多的生活元素走进教学,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基于此,我们开设英语拓展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旨在探究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确保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以实现在核心素养下开设小学英语拓展课程的目的。
1、优化情景
依托现有教材资源提炼学习主题,整理出情境化学习内容,以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组织情境化、语用操练情境化。教师,做个好的聊天者,找准话题(入情入理),善于倾听(入耳入心),真诚回应(有口有心)。
2、优化策略
优化教学策略,降低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3、优化过程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知识教学的定位在于课标要求“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知识的综合性基于当代知识理论,知识不只是“what”这样的陈述性知识,至少还必须包括“how to use”这样的程序性知识以及“how to learn”这样的策略性知识。
1、周五社团课
我校在每周五下午开展社团活动,“英语沙龙”课程就设立在这一时间,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校整体调控的方式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给热爱英语的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2、文化体验吧
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过国外传统节日、体验国外风土人情、参观风景名胜、与外国人聊天、与国际交朋友等,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体会,将封闭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有声有形的开放课程,真正将语言学习的内涵、文化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
3、社会实践日
利用学校游学活动,搭建与外国友人的交流平台,真正让学生从敢开口说到会说,使语言学以致用。
4、探寻外国节日
利用外国传统节日,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开展话剧表演、节日聚会、互送祝福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外国文化,对比中外节日差异,让学生更好吸收国外文化精华,具有国际视野。
5、英语趣味周
①童话歌舞表演
让表演具有灵气、有声音、有情感和有生命的生动画面。
②小小朗读者
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真的是一件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借这次英语周的机会,让英语擅长者露一手。让饱满的语音语调让台下观众见识。
③英语书法大比拼
英语书写大赛,字里行间也给我们show出了无限精彩。书写的好坏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学生们一丝不苟,认真书写,彰显出了英语书法艺术之美。
④story time show
开展精彩的故事表演。孩子声情并茂的念着台词,配上表演故事里的各种动作,也十分有趣。
⑤妙笔生花手抄报
英语周手抄报。一张张充满想象的精美手抄小报可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体现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科育人,突出语篇教学,重视语言的得体使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教材的输入量不足,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配合拓展课程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用习惯和语用能力。拓展课程的优化开发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英语拓展课程的设计开发值得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