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咪鸭》:动画片的儿童化与成人化

2018-11-14 21:34
电影文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成人化大鹏动画电影

徐 丹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5)

由赵锐、克里斯托弗·詹金斯通力合作完成的《妈妈咪鸭》(2018)无疑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中给予人惊喜的一部佳作。而与同样为人们称道的《大圣归来》(2015)、《大护法》(2017)不同,《妈妈咪鸭》既不依靠可以打“情怀牌”的IP,也没有成人动画的定位,与美国的合作让其在某种程度上和迪士尼动画高度类似,是一部纯真的,为观众创造一个美好童话世界的,尽可能实现老幼咸宜的电影,是典型的以童心来统摄观众的纯正传统之作。而同时获得大人与儿童的喜爱,正是当前国产动画电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当代动画电影受众特征

迪士尼的奠基人华特·迪士尼曾经指出,童心并不仅仅存在于儿童的内心,成年人的心中依然有着需要挖掘、释放的未泯童心,这也就要求动画电影要具备某种魔力,能让在尘世中历练多年的成人重新找到自己心里的那一片纯真地带。因此,迪士尼在数十年的创作中奠定了一套经典创作模式,以新鲜、美好、善良等事物或角色展现在观众面前,用一个有趣而乐观,但又富于一定内涵的故事(尤其是迪士尼在抛弃了对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的依赖后)赢得儿童和成人观众的喜爱,让他们在童心得到释放的同时,又感到电影并非低幼、单薄,或阴暗、压抑之作。在迪士尼的影响下,其他动画工场尽管在想象力的发散等方面自出机杼,但在电影的基调上,也是纷纷向着这一有“合家欢”特征的创作模式靠拢的。而少数颇为另类的如哥特动画等,则注定在彰显了导演的个性的同时成为非主流。

如果说引领业界风气的迪士尼是内因的话,那么科技带来的媒介发展,导致的受众出现了“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问题,则无疑是外因。正如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的:“印刷媒介的风行使得童年的概念在16世纪得以产生,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在20世纪的风靡,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与儿童世界的界限……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让童年逐渐消逝,也可以表述为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使成年消逝。”换言之,电子媒介直接催生了图像在信息传播中的霸权,这也就使得儿童不必经过文字方面的训练和学习就能获取信息,而影视、网络等又增加了儿童接触信息的机会和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包括如暴力、色情等内容都以一种空前的态势展现在儿童的面前。在人们谈论“好莱坞主义”的时候,“电视保姆”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大量儿童在影视媒介的“看护”中成长发育,对一些成人世界的事物洞若观火,曾经的单一、幼稚,仅仅旨在吸引低龄儿童注意力的动画早已不能满足那些“成人化”了的儿童的需要。

同样地,“当电视媒介将识字能力推移到文化的边缘,进而取代它在文化的中心地位时,一个崭新的儿童化的成人概念开始出现。”大量的图像使得大量成人荒疏于复杂的逻辑思考,而更愿意依赖一种简单明了,情感本位,又具有孩子气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愈发沉重的今天,身心疲惫的成人往往相忘于快乐、奇幻,有着游戏性的童话世界。因此,迪士尼的合家欢式的“当行本色”恰恰是取到了一个介于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立足点,即同时满足成人化了的儿童,和童心未泯的成人,给予前者以深度,给予后者以童趣,最大限度地调和众口,保证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观众也处于这一环境当中,其心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对于国产动画来说,合理借鉴迪士尼等具有先行者和领头羊地位的他国动画巨头的创作模式,是有一定必要的。试看近年来涌现出的较为成功的国产动画,无不具有这样的策略。例如在《小门神》(2016)中,儿童化的成人在郁垒突破解开年兽封印的三重关卡,以及最后和年兽的一场酣战中释放了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成人化的儿童,则目睹了一个人们有可能会“下岗”,需要主动适应新环境,甚至有可能面对不公正竞争的成人世界。又如在《大鱼海棠》(2016)中,电影几乎每一帧画面都给予了观众惊艳的视觉效果,使得电影具有一种让浸淫真人电影多年的成人观众青睐的视觉奇观;而另外,椿所生活的世界包孕了大量来自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容,其中不乏《庄子》等传世经典,这对成人化的儿童来说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天地。当然,也有部分动画电影有着低年龄层次儿童的受众定位,如《喜羊羊》《熊出没》系列等,这一定位本身无可厚非,但也使得成人仅仅充当了陪伴孩子观看的角色。而事实上,成人也是动画电影市场的主力军,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电影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损失。

二、《妈妈咪鸭》的儿童化

第一,在形象特征上,《妈妈咪鸭》精心设计了各个动物角色,力图使其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且能够帮助观众理解这一角色的内在性格。例如在两只小黄鸭淘淘和憩憩上,电影在角色设计、毛发渲染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就可见一斑,小鸭子羽毛的渐变与疏密,以及在不同光照,不同动作中的变化都清晰可见,让观众备感一种毛茸茸的亲切感。同时,同样是滑稽可爱的造型,姐姐憩憩年纪较大,较为懂事,形象设计上较为瘦削,而弟弟淘淘才出生十六天,一直对着公大雁大鹏喊妈妈,对外物总有着好奇心,而一旦饥饿便会不管不顾地咆哮,因此动画人将其设计得呆萌矮胖,以突出其幼稚感。除此之外,儿童化要求角色的动作也需要富有趣味。例如在兵叔跟女儿金晶说要等大鹏改邪归正还不如期待青蛙会飞,结果此时旁边的一只青蛙就做出了呼扇双臂要飞起来的样子,兵叔只好赶紧走开。这样的角色设计使得电影充满了喜剧色彩。

第二,是在叙事模式上,绝大多数的动画电影都采用按照时间顺序的、线索单一的直线叙事,以让整个故事具有清晰性,观众很容易能整理出剧情,而不至于为故事的难以索解而感到焦虑。《妈妈咪鸭》也不例外,电影与《冰河世纪》(2002)等类似,以一个公路电影式的动物迁徙剧情为主线,原本自视甚高,不服管教的大鹏决定在南迁的路上单飞,却不料在失误中摔伤了翅膀,只好步行。为了给自己找“挡箭牌”,他假装好意地带上了因为他冲散了鸭群而落单的淘淘姐弟。结果在一路与野猫对抗,刺激、紧张又不乏乐趣的冒险中,大鹏开始真心实意地把自己当成了小鸭子的“妈妈”,而小鸭子也在被大鹏从烤鸭店救出以后把大鹏当成了家人。最终大鹏找到了雁群,和小鸭子一起组成了一个爱意满满的四口之家。毫无疑问,这一叙事线索完全依从于时间先后顺序,观众甚至可以从后来大雪纷飞中直观地感受到由秋入冬的变化。此外,人物的行为也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并且环环相扣。

第三,在角色的搭配模式上,《妈妈咪鸭》精心地设计了面目鲜明、关系清晰的角色组图。正如《狮子王》(1994)中,辛巴的敌人始终是叔叔刀疤,而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1999)中,沉香的敌人是二郎神一样,大鹏的敌人则是一只人格分裂的野猫。因为人格分裂,所以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胖揍和疤仔,平时他总是自己和自己说话,称自己是“我们”,对于抓到两只小鸭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胖揍成为主人公行动的“阻碍者”时,春椒和智明等人则如丁满、彭彭、孙悟空一样成为人物的“帮助者”。除此之外,电影还设计了专用来插科打诨,增加笑料的“旁观者”,即自有一套中医理论的松鼠,它的医术让大鹏哭笑不得。这与《花木兰》(1998)中木须龙等角色是类似的。这些角色个性鲜明,功能明确,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认同或拒斥感,让观众在娱乐中陷入到电影的“训导”中。

三、《妈妈咪鸭》的成人化

动画电影中的成人化,体现在电影制造成人元素,让故事并不仅与一个瑰丽迷人、与世隔绝的虚幻童话世界有关,而能让心智较为成熟的观众也能触及社会的气息,感应到时代的潮流。动画电影对成人世界的反映既有直接表现,如《大世界》(2017)中的英国脱欧,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人们接到诈骗电话等,也有可能是间接地隐喻,如《疯狂动物城》(2016)中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的歧视,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种族歧视等。

其一,《妈妈咪鸭》中的主人公形象是丰满的,并且与现实中部分成人的心态有所对应。在电影中,大鹏之所以会主动地脱队,以至于引发后续一系列剧情,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他自称是“飞行员”,骄傲自大,还与他的“恐婚症”有关。由于是孤儿出身,大鹏虽然与金晶两情相悦但是却害怕做出承诺,于是故意说自己不需要家人,气走了金晶。而说话走路慢吞吞,但又通晓生活哲理的乌龟教育他:“如果你把人生始终当成一场比赛。你会错过很多人,爱你的人、关心你的人、爱人和亲人,到最后你会只剩一个人。”大鹏心有所动,最终在自己还没准备做一个好丈夫的情况下被迫做了一回“好妈妈”,这才战胜了自己的恐婚症。无法处理好两性关系,或对自己生育、抚养后代没有信心,于是索性选择不婚不育,甚至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也独来独往,这其实是当代社会中不少成人面临的问题,电影中大鹏的情感流动,能够浸润成人观众的心。

其二,《妈妈咪鸭》中为达到幽默效果而设置的诸多笑点,也都有着成人化的倾向。例如一对公丹顶鹤,与《疯狂动物城》中的羚羊邻居一样,是一对男同性恋情侣。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宝绒和耀灰,这里显然就是借由电影《春光乍泄》中同性恋人何宝荣和黎耀辉委婉地暗示了两人的关系。而同性恋行为确实存在于丹顶鹤和羚羊这些动物中。与之类似的还有鸡夫妇,公鸡名叫智明,母鸡则叫春椒,智明对外强硬但在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在春椒的呵斥下不敢反驳。这里则显然是对应了电影《春娇与志明》中的两位性格类似的欢喜冤家主人公。对于成人观众来说,这些都成为令人忍俊不禁的“彩蛋”,而对于对此并不了解的儿童观众来说,他们对剧情的理解也不会受到阻碍。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不少网络用语或生活用语,如丹顶鹤原本是被认为有仙风道骨气质的动物,但宝绒却操着一口上海口音说:“我凭自己本事吃胖的,凭什么减肥?”还有“喜当妈”“碰瓷”“一丢丢”“我怎么那么丧”等网络用语,都能让熟悉网络文化的成人莞尔一笑。

动画电影能够具有真人电影所难以匹敌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能够展现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让实际生活中没有的事物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给予人新鲜梦幻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人已经意识到,相对于专门为儿童制作电影,倒不如把握住全人类共有的童真,并建立一个与社会现实紧密关联的故事蓝本,使得各年龄段拥有不同阅历和经验的观众都能够在电影中有所收获。在观众群出现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的今天,中美合作完成的《妈妈咪鸭》就做到了同时打动儿童与成人,满足了儿童与成人双重的感官和情感世界,既触及了儿童的心灵,也使得成人观众不感觉乏味和无聊。应该说,《妈妈咪鸭》在兼顾儿童化和成人化这一方面,为国产动画做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示范。

猜你喜欢
成人化大鹏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看图纸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