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娅
(渭南师范学院 丝绸之路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9)
在世界范围内电影研究宏大理论日渐式微的语境之下,中国电影研究思维及方法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电影理论、电影史以及电影批评各个研究领域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势头。尤其体现中国电影历史的研究方面,近十年的史学研究观念转向为放弃对电影历史整体性的把握和叙述,从总体的历史转向部分的或片断的历史,从宏观转向微观,从时间转向空间,出现了断代史、专业史、类型史、产业史、技术史、文化史,区域史等研究分支与领域。正如学者李道新所指出的,当下的历史研究不仅只是关于时间流逝的研究,往往也关注空间的变迁,并且这种历史研究的区域转向,使得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重要的领域。这一“区域转向”命题的提出,与当代学术研究由历史转向地理,由时间转向空间大方向相契合,成为电影研究在学术上取得进展与突破的重要方向。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影史学研究由时间转向空间也表明,一种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到关照本土以及普通人的多层面范式转换,也是由单一向度向多维视野的转变。
而就中国电影“区域”研究的写作实践而言,新世纪以来的17年间获得了相应的成果,如张英进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张硕果的《十七年上海电影文化研究》,赵卫防的《香港电影史》,周承人、李以庄的《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张燕的《在夹缝中求生存——香港左派电影研究》,孙慰川的《当代台湾电影》等。结合对区域电影研究其他相关著作研究内容的梳理来看,这些著作的研究视点比较集中,主要以上海、香港、台湾等区域电影为研究对象,鲜见对其他区域电影的关照与阐释。显而易见的是“精英史观”理念下的电影研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电影史实,如曾经对国家社会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其发展势头日渐式微的当下,在学术研究中,则呈现为被忽视的边缘状态。除此之外,以上著作的“区域转向”主要表现在内容书写上,在研究方法上未见明显的突破与变化,其写作方式与宏观历史时期的整体把握相似,仍然是以时间为线索,以历史分期为结构,是在旧有范式上的微观改造,虽有考据细致入微之处,但并未实现真正的研究空间转向,对于区域电影空间的论述并未深入展开。
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百年电影历史上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电影创作者就将目光转移到中国西部,十七年间拍摄了《草原上的人们》(1953)、《哈森与加米拉》(1955)、《芦笙恋歌》(1957)、《苗家儿女》(1958)、《草原风暴》(1960)、《远方星火》(1961)、《农奴》(1963)、《冰山上的来客》(1963)、《天山的红花》(1964)等一大批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风貌的影片,这些影片在宣传国家政策和建构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艾力甫与赛乃姆》(1981)、《神奇的绿宝石》(1983)、《猎场札撒》(1984)、《青春祭》(1985)、《女活佛》(1986)、《盗马贼》(1986)等以西部为故事空间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深远的文化意蕴成为时代文化反思与寻根的有效镜鉴;在90年代的市场大潮之中,西部少数民族生活空间以及人文景观又再一次成为中国电影商业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其中重要的代表有《男子汉舞厅的女明星》(1990)、《国际大营救》(1990)、《抗暴生死情》(1992)、《独龙纹面女》(1993)、《戈壁来客》(1995)、《红河谷》(1999)等;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方电影制片厂的优势丧失,少数民族电影无论是在政策响应,还是市场的适应性上都表现不佳,逐渐式微,但仍有《可可西里》(2004)、《大东巴的女儿》(2006)、《图雅的婚事》(2006)、《蓝色骑士》(2010)、《行歌坐月》(2012)、《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5)、《塔洛》(2016)等讲述西部少数民族故事的优秀影片出现。这些作品适应时代要求,注重少数民族生活境遇与文化身份的理性思考,保持对少数民族人民生存状态的较为深刻的人文关照。
然而,相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积淀,以及其在中国电影谱系当中的文化位置而言,中国电影学术界对其整体关注较少,其研究成果往往无法与现实对接,关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理论研究屈指可数。从事少数民族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机构更为少见,最为重要的是缺乏新的理论指导与新的研究视角。形成如此研究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电影体制和文化政策的需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在模式上大多相似,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较高质量的作品不多;另一方面,就是少数民族电影题材研究可以用来借鉴的理论模型较少,就当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要使用的理论有民族主义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类型电影、意识形态理论和影视人类学理论等,而其他的理论领域极少涉足。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讨论的专著主要有饶曙光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胡谱忠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王广飞的《十七年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研究》等,以上这些著作分别从电影历史、理论架构、现状及策略,电影与文学关系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进行历史学及文化学的阐释。其他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成果,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且数量很少,概括来说,这些文章多是关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存发展方略,而文化研究方面基本上是外部研究,同时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本体研究较少,部分研究主要是对某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做个案研究。综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成果,无论从电影历史、电影批评还是电影理论的角度看,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都处于被忽视的边缘状态,而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而实际上,与电影学观念探讨相对应的区域电影研究的写作实践,在新史料的发掘整理、研究视角的再次确定以及研究方法探求的同时,也在寻求更加适当的新的写作文体。在这种寻求新的研究视角的学术诉求与期待之下,就区域电影关于空间的深入研究来讲,学者邵培仁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所提出的“电影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思路,以及在此理念下对区域电影跨学科深入研究的可能。他依据“媒介地理学”的人类、媒介、社会与地理关系为立论基础,对电影地理论的切入角度及研究思路做出了论断,认为现代电影“成为表现和建构聚落景观的最为真实和相对完美的载体,使得电影中的政治地理、道德地理与性别地理等想象的空间与真实的物理景观同样迷人……常能建构起独特的社会景观和心理景观”。 而其后续著作《媒介地理学》中以分支学科的宏观视角加入电影生产与经营中的地理因素作为研究内容的补充,确立了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以研究电影空间为重点内容的区域电影研究新范式。
顺应当前学术研究由时间到空间的大趋势,在当下中国电影“区域转向”的研究语境之下,结合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创作现实,本文尝试通过电影学与媒介地理学的综合,以分支学科电影史学和电影地理学为理论基础,以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提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媒介地理学主要从人类文化与媒介的关联,以及把这两者放置在通常的地理关系中去研究人在其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从媒介生成,使用等基本关系出发,通过媒介呈现地理以及审视其中的人地关系,最终达到突破媒介与地理限制的目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即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部分,也成为艺术家文化寻根、反思及表现载体。从此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自然景观以及人文空间成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乃至中国主流电影表现与审视的对象,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为中国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七十年的时间历程中,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叙事空间与对应的地域空间联系紧密,具有强烈的地方感,人地关系常为其叙事母题,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其地理成为表现与遮蔽、融合与分离、突破与限制等多重矛盾关系的双方,以鲜明的地理特征成为活跃在中国电影版图的重要区域。所以,从媒介地理的角度研究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既是期望通过媒介地理理论为指导,以媒介地理论的基本内容、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尺度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现有的电影地理理论的基础上,以近七十年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电影作品、作者以及创作观念的变迁为开掘对象及研究本体,建构符合研究现实的研究框架,形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的特定维度,实现活化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突破西部地理的研究目的,使得西部电影获得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
具体来讲,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地理理论的建构,拟从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献史料及区域文化环境考查出发,借助媒介地理学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与人本主义方法,结合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展开研究:
首先是视听地理,即以电影视听语言出发,从画面、声音、文字等电影结构元素为研究内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表层结构,探讨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影像结构体系,具体包含了真实景观与艺术景观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地理景观研究。
其次是文化地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表层之下的复杂文化意义,以政治地理、道德地理、性别地理三部分内容为主体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想象地理研究。
再次为创作地理,以电影作者地理论为基础,考查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者如何通过对前人创作理念及作品批判性继承,实现在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时性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当地文化以及跨文化视野中地理景观的呈现,从而获得更大的时空表现自由,在政治以及文化层面上表达更为多元的意蕴与内涵,实现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地理重建与再延伸。
期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展开研究,以新的理论维度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完成系统研究,立足历史,正视现实,突破实证与解释,既为丰富中国电影研究与写作寻求一种可能突破的体例,也力图其研究结果成为具有实践性与对策性的成果,服务于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当下及未来,活化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地域风貌和人文空间资源,在中国电影产业的进程中继续释放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