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农业大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汉语热”。
语言不仅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更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次,在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传播之中,语言是一种至关重要媒介。再者,翻译本身就是在跨越语言和文化,通过翻译译者可以将来自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翻译已经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转换”。因此,可以说语言、文化以及翻译这三者之间如同纽带一般紧密相连。
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每一种语言都包含很多承载着特定的甚至是独有的文化内涵的词语。汉语文化负载词则是将中国特色的文化与汉语紧密联系到一起,因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文化负载词有着很多不同的称呼,有的学者称之为文化词汇、文化内涵词,也有研究者用文化特有词、文俗负载词来表达,还有文化空缺词、文化专有项、国俗语义等说法,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不仅称呼不同,学者们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也不一样。比如,尤金·奈达(1969)主张:文化负载词是那些被认为专属于某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中的词语有相通之处但却又不属于另一种文化的词语。常敬宇(1995)将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称为文化词汇,他认为文化词汇不仅包含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更有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含义。胡文仲(1999)对文化负载词与非文化负载词作出区分,他强调文化负载词不仅仅是民族文化信息的承载者,更深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廖七一教授(2000)给出的定义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该词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可以达成一致的基本认识是文化负载词必然负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汉语文化负载词则是指那些映射着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
针对汉语文化负载词,国内的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比如,邓炎昌、刘润清(1989)从语言对应的角度出发将汉语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其一,原语词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语,如阴阳、五行、八卦等等。其二,两种语言中词的表面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不同,以“龙”一词最具代表性。第三,在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多个对应词,但没有一个词完全对等。最后一种,词语的基本含义大致对等,但第二层含义或附加义不同。杨德峰(1999)则是对文化词语作出了非常详细的划分: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人物、文艺、服饰、饮食、节令、习俗、礼仪、器具、建筑、成语、其他。
起初,国内关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译者在编撰汉英词典、或者是翻译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和现代文学作品等不同题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后来,随着西方理论的发展和引入,国内学者也开始不断融合更多新的理论,从不同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比如结合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权力话语理论,或者从生态翻译学、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等视角出发,不一而足。
与文化有关的翻译,历来争论最多的就是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谈及限制可译性的因素,卡特福德将其分为词汇的不可译性以及文化的不可译性。他指出一些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并不能轻易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等的词汇,译者的翻译在这里收到了阻碍。另一方面,奈达、纽马克等翻译理论家都曾多次指出:“绝对的等值是不可能的。”在翻译的过程之中,损失一部分文化信息是无法避免的,而如何将这种损失最小化则是译者必须考虑的。对于译者而言,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应将这种相对的可译性作为前提,然后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保留这些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才有可能跨越语言和文化进行交际。
“归化”、“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对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异化”可以将原著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真切而直白展示给目的语读者,而“归化”则是译者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对源语进行加工润色。因此,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做出决定,是忠实于作者,还是忠实于读者。“归化”和“异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在国家层面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应当采取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归化”翻译策略为辅的翻译策略,这样不仅能给读者留下理解和探索中国文化的空间,更有利于缓和文化冲突,增进互相理解,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方娇娇,吴婷婷.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139~140.
[2]宋菲.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